郝建军(山科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郝建军,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教师,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通信工程系副教授。
个人简介
郝建军(1971-),男,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从事无线通信技术和弱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2005-2006年参与伽利略计划“中国伽利略测试接收机开发(GTRD)”项目,2006年参与研制出我国第一款SoCGPS基带芯片HXM-001B,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获山东高校科研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EI收录1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
中文论文
《伪卫星环境下的Galileo测试接收机通道结构设计》
摘要:为了消除出于伪卫星测试环境下造成的远近效应,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C算法原理的伽利略测试接收机通道结构设计,利用伪卫星通道的跟踪结果生成强干扰信号用以抵消GPS和Galileo通道的输入信号的强干扰信号成分,并且伪卫星通道对较强的伪卫星信号使用1/8个周期的伪随机码做相关运算的方法,以牺牲9dB信噪比的代价使信号捕获时间大大缩短.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能很好地消除远近效应,并能加快伪卫星信号的捕获.
《兼容GPS/Galileo系统单频接收机的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定位精度的可靠性,研究了一种基于 Xilinx 公司的 FPGA 和 Intel 公司奔腾处理器的民用接收机.该接收机可以接收处理 GPS/Galileo 两个系统 L1 频段内所有民用信号,这样即使 Intel 公司 GPS 的粗码信号受到人为或者其它因素的干扰,接收机也能接收到来自 Galileo 系统的开放信号来保证用户的定位精度,而不至于影响用户的使用.结果表明,兼容两个系统的接收机不仅能提高用户定位精度的可靠性,而且有广泛的民用市场.
《GNSS接收机的消除互相关干扰算法及其实现》
摘要:研究了强弱信号互相关干扰问题和干扰消除算法及其实现.使用强弱信号分离的通道结构,通过强信号通道对强信号的跟踪结果和弱信号通道对弱信号参数的估计,计算强信号对弱信号造成的互相关干扰;利用多普勒频移和码相位差修正此互相关值;最后,从弱信号通道的相关结果中去除强弱信号的互相关成分,完成消除强信号对弱信号的干扰,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该方法容易实现,对简化接收机基带芯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卫星导航系统中数字调制技术研究》
摘要: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中使用的各种调制技术及其优缺点,从调制信号的各种特性以及仿真结果出发,说明在频谱资源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可利用各种调制技术的优势互补,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整体性能,指出了未来卫星导航系统中调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透地信道中BPSK信号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利用搭建的弹性波透地通信系统试验平台,对BPSK调制信号通过模拟分层大地信道的传输幅频特性和衰落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了BPSK信号在大地信道中传播的衰减和衰落情况,通过对比发送和接收信号得出结论:时域上,接收的BPSK调制信号有明显的衰落现象,从频谱上看,其越高的频率成分在通过大地信道时幅度衰减越大.另外实验结果表明,现有平台在信号中心频率200―300Hz时传输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