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泉

时间:2024-03-24 15:43:04编辑:小简

黄文泉的个人简介

黄文泉,别署真籁室。1971年9月出生于湖北荆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荆州市郢风画会秘书长。现为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学员,湖北省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成员。

书法成就

1989年 全国黄河奖硬笔书法大赛 二等奖

1994年 全国首届“神内杯”青少年书法大赛 铜奖(《青少年书法报》社)

1997年 全国第二届“神内杯”青少年书法大赛 金奖(《青少年书法报》社)

1997年 首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 二等奖(《钢笔书法报》社)

1998年 第二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 一等奖(《钢笔书法报》社)

1999年 第四届全国书法教师命题书法大赛 一等奖(《青少年书法报》社)

1999年 《书法报》读友书法篆刻大赛 三等奖(《书法报》社)

1999年 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 三等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

1999年 第三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 特别荣誉奖(《钢笔书法报》社)

2000年 第五届全国书法教师命题书法大赛 二等奖(《青少年书法报》社

2000年 第四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 特等奖(《钢笔书法报》社)

2001年 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 三等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

2001年 “祖国颂”全国书法大赛 特等奖(《汉字书法报》社)

2002年 第五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 一等奖(《钢笔书法报》社)

2003年 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 特等奖(《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

2003年 首届“绿天杯”全国硬笔书艺大赛 特等奖(《绿天硬笔书艺》杂志社)

2003年 第六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 特等奖(《钢笔书法报》社)

2003年 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 三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3年 湖北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 一等奖(湖北省书法家协会)

2004年 湖北省第九届“楚天群星奖”书法美术摄影大展 银奖

2005年 “移动通信杯”全国书法大赛 一等奖(湖北省书法家协会)

2005年 《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年展 三等奖(《书法导报》社)

作品入展

1994年 庆祝建国 45周年·湖北新人书法展(湖北省书法家协会)

1995年 湖北省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

1996年 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作品展览(中国书协硬笔委员会)

1997年 首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硬笔书法家作品展

2003年 第66回全日本硬笔书道展(特邀)

2004年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4年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4年 第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4年 《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大展(《书法导报》社)

2004年 第十三届“群星奖”全国优秀书法展(文化部)

兰亭奖作品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是18个国家级文艺奖项之一,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编辑出版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

专题专栏

1998年 《钢笔书法报》“硬坛撷英”

1998年 《中国钢笔书法》“古帖新临”

2003年 《绿天硬笔书艺》“绿天之星”

2004年 《中国钢笔书法》“古帖新临”

2004年 《中国硬笔书法》(创刊号)“模仿秀”

2004年 《青少年书法报》“国展菁华”

书家风采

评论文章

诗??意??的 行??走――黄文泉书法创作的情境

作者:刘贤斌

在我眼里,文泉是一个持重而谦逊的人,这种印象日久弥深,平实而真切。

但近来读到他的不少新作,恍然间,文泉书法带给我的审美感受如七色之光,幻化出诗样的境界,造我于“坐看云起”的心灵独享。

我曾感喟其楷法的稔熟而不逾矩E。文泉习楷路径宽广,尝于褚河南处用情,又于王觉斯、王雅宜、何道州等明清诸家间摄形,更着意于颜鲁公之《颜勤礼碑》,真正上溯下追。此间无论大字抑或小楷皆写逸致而不求工细,是故文泉作楷素来迅疾,以其得先贤之法,颖会于心而出自我家数:其楷书庄而不滞,古而能新,尤其道州笔法的融汇,有迎风舞袖之姿。

以其于楷书勤苦之根基,文泉之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情放达而意自快哉。此间情性,我特以其不厚古薄今而击节赏庆。其交游既广,亦于当世之展事多有关注,当其时也,于形貌而至于法度,一点画,一排布,些许之间心领而神会。其行草书以何道州之体生而发之,意会右军韵致,迨其笔致飞扬,兴至而情随……尝见文泉作八尺五言联,于酣畅淋漓之中,复得神完气足之态,其小字自是绵延而不失空灵,活脱而不失蕴藉。

文泉的生活状态在轻惬中浸润着凝练与沉静,他向往散虑逍遥却选择了与笔墨的周遭厮守。故在其充盈书法的晨风夕露中,有如登山临海的放怀啸傲,有如隔世不闻的面壁坐禅,更有如夫子行吟的自得而彳亍独行,是诗的情怀在墨色中流淌……

(刘贤斌 书法评论家 自由撰稿人)

独持己见 ? ?静守花开 ? ?――黄文泉其人其书

作者:向爱东

与文泉相识已经二十年余了。第一次见到文泉的字好像是硬笔楷书,工整秀润,雅致灵动,令我击节而赞――后来我的女儿上小学练字,我当然选用文泉的字帖作为孩子的范本!因和文泉相距不过五六十公里,后来便渐渐熟识起来,成为极好的朋友,我较他痴长三岁,他每每以哥呼我。

近几年,文泉的名字在书坛更加响亮,以一笔唐楷连上兰亭奖和全国展,也多次在单项展中折桂,我觉得这是对他三十年坚守的最好回报。

我和文泉的书法之路都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书法热潮,三十年来,书坛一如时代,浮躁不堪,城头变幻大王旗,令跟风者不知所措。文泉却钟情于唐楷――这种入展获奖率极低的品种,深耕细植,静守花开,从未移情。文泉的根基在褚遂良和颜真卿,他在褚、颜上下了常人难及的功夫,前几天又在微信上见他临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八条屏,未知文泉兄自己记录否这是临第多少遍了?如此超量的训练使他很早就解决了结构问题。为了保证楷书的鲜活,文泉又于何子贞书着力,且把行草的用笔很好地融合到楷书中来,故其楷书,端庄杂流丽,刚健寓婀娜。我多次观文泉书楷,但见衣袂生风,笔势翻飞,点画映带,顾盼生恣,轻松自然,彻底颠覆观者原有的楷书书写方式,原来楷书可以这样写!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文泉兄稔熟的技法,故能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文泉是汉上金伯兴先生弟子,金先生率真古拙之风亦影响了他。今年文泉送我一本大楷册页,雄强浑厚,大胆泼辣,张迁笔意,隐约其中,一派正大气象,较之飘逸一路,更获我心。

古代的书法一直是文化的一部分,乃文人余事,而当代书法却已变成一门艺术,展厅的视觉艺术,看起来更高级更纯粹,其实已有异化的端倪――书写以外的东西占了越来越大的位置。诚然,当代书法三十年,已经较好地补上了技法缺失这一课,西方美术分析训练方法的引入、高精彩印碑帖的普及、各种导师工作室和培训班让我们尽情享受着技术的盛宴,一些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下笔便到乌丝栏,学书不久即在国展获奖。技法好当然不是坏事,但中国文化认可的最高境界却不是技法,古人云技进乎道,没有技不可与语道,如何由技抵达道的彼岸,文泉兄也在思考和探索。写字的同时,他行万里路,也读万卷书,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寻师访友,开阔眼界,登山临水,涤荡胸襟;文泉又于古文浸淫颇深,今年他在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上,将四十余同学姓名嵌入十余联中,足见其才思和修为。“文岂书斋著,泉当山野寻”,文泉兄将此嵌名联作为个性签名,以期返朴归真,无招胜有招。

文泉为人友善和气,一介谦谦君子,与人交谈,总是微笑着倾听,其鲁迅先生式短而硬的须发却透露出倔强与固执的一面,有几年国展他屡投不中,换了别人,早就跟时风去了,但他依然一意孤行,我写我书。当年他什么也不要,毅然决然地从学校出来,又是何等的勇气!不像我等,班没上好,所以还要写字,字没写好,所以还要上班。文泉是一个简单的人,他过着纯粹的书法生活,课徒写字,寻师访友,编书办展,不亦乐乎。文泉待人率意真诚,良友来时,常一起竟夕作书,不知东方之既白。近年高铁开通,文泉更加飘然如鹤,有时朋友圈晒出新作,我刚点赞,不多久忽接他电话:我已在你楼下!谈兴一毕,未及用餐,又登车而返,大有魏晋人之风度。

文泉独辟蹊径,在一条最普通、大家都不愿走且很难成功的路上,收获了大美。正值盛年的他,没有自我禁锢,不断在风格上作各种体验和尝试,当局者未必迷,最终如何抉择,相信他自有分寸。

上一篇:黄荣(演员)

下一篇:韩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