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虚中的个人简介
郭虚中,字展怀,号砚池、剑池,1912年农历五月生于福安,1971年秋在福州病逝。上海东亚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国立暨南大学、国立英士大学教授,后回闽执教。有多种文史等类著译行世,现存稿本亦将整理刊行。为纪念其百年诞辰,中华书局已出版《展怀史通批校》,有关纪念邮票、邮册和纪念封、明信片等并已相继发行。
生平简介
郭虚中(1912―1971),字展怀,别号砚池、剑池,福建福安人,宗牒晋西汾阳。里人多称“砚池先生”,并有“闽东才子”之誉。生于闽东茶乡坦洋,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其父郭慕聃即近代经营此种茗茶的主要商家之一,产品多经港远输欧洲。
早年毕业于上海东亚大学国文科、中国公学大学部文史系,随后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为大学院文科研究生。在沪求学间,师从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文字学家胡朴安、著名词学家吴瞿安、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松、著名文学史家赵景深诸先生。留日阶段,受业于著名汉学家盐谷温先生。自日回沪,先讲席暨南、持志大学,时经郑振铎先生推荐,由王云五先生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辑、《中山大辞典》编纂委员。继而又历职国立暨南大学、国立英士大学教授。再后执教过早期福州大学、福建师院,曾任中文、史地、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文革中遭遇严厉冲击,遂于所在院校撤销停办,拟调往厦门大学前,在福州病逝。
学术举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中日学人如“鸳鸯蝴蝶派”作家胡寄尘,南社诗人郭东史,戏曲理论家卢前,古典文献与文论家姜亮夫,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高田集藏等名儒多有过从。2011年出版的新发现珍贵史料汇编《青木正儿家藏中国近代名人尺牍》一书,收录胡适、鲁迅、周作人等十五位学术文化名人信札,亦有郭虚中致青木书。
编著《白居易评传》、《青年文学知识》、《残余集》、《展怀诗词残稿》和参与编纂的《中山大辞典》,以及《中国文学发凡》(青木正儿原著)、《文学研究法》(丸山学原著)、《中国绘画史》(中村不折、小鹿青云原著)、《交通经济总论》(增井幸雄原著)等译著,分别由正中书局、商务印书馆、青年文艺社出版。此外还有《中国民族文学史》、《中国战争文学论》、《李长吉评传》和《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书法史》多种著译,时已见书目预告,原定北新、正中、中华书局刊行,却于战乱中不意散佚。晚年应上海人民出版社约撰《刘知几史通研究》书稿,也遗失于文革。
以上早期著译,近二、三十年来仍为学界关注,如正中书局以“国学丛刊”本印行过渝、沪、宁多版的《白居易评传》,属于二十世纪最早的两种白氏评传之一,且被认为评述更加详细而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夏承焘先生早年阅读此书,亦有颇清畅之评。至今,也还是研究唐代诗人的重要参考书;商务印书馆所刊《中国文学发凡》译本,前些年尚见日本的有关《青木文库图录》予以介绍,2011年11月还被台湾文听阁图书公司出版的《民国时期文学研究丛书》第一编选印,直至201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又作为《近代海外汉学名著》本重版;同样是商务印行的《文学研究法》译著,从1960至1980年代之间,台湾商务馆约十次重印;由蔡元培先生题写书签的正中书局版《中国绘画史》,历经数十年后,曾于1992年入编吉林美术出版社的《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2013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再予出版。书前《译者赘言》一直被学者广泛征引,以至成为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参考文献名篇。
现尚存《中国词史概要》、《词学研究法》、《书法杂谭》、《国学要籍叙录丛编》稿本。
百年纪念
为纪念郭虚中诞辰一百周年,中华书局据其生前手批稿,于2011年12月影印出版《展怀史通批校》线装一函五册。2012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印制“展怀部分编著”、“展怀论书墨迹”、“展怀常用篆章”三组个性化纪念邮票,福建省集邮公司也特别编印由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刘平源撰序的《展怀百年》纪念邮册,其生前挚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原副主席吴修平手书“深切怀念良师益友郭虚中先生”的题词,亦设计成珍藏纪念张镶入邮册,同时又发行专题纪念封和明信片。集邮界行家以《方寸之间以志纪念》为题,在报刊上大篇幅述介个性化纪念邮票的内容与特色。中国剪报社《特别文摘》2012年第6、7两期,在显要版面连续宣传“展怀国学精品”。现存遗稿还将整理成《展怀词学论丛》、《展怀书论与碑帖题记》、《展怀读书批注墨迹》,并陆续刊印行世。
有关纪念、介绍文章和报道,分别见诸《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闽东日报》等多家报刊。如福建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义正先后撰写、修订的《闽东才子砚池先生――纪念著名学者郭虚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和《人们赞誉的闽东才子》,一经发表就引起许多媒体的关注,象中国新闻、中国日报、大公报、中国侨报,以及中华书局的网站都纷纷转载,从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