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国良

时间:2024-03-21 12:44:34编辑:小简

候国良的个人简介

祖籍山东,一九四六年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一九九三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国第九届美展中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二零零零年作品《游子》、《愿花常好》

个人经历

1966年高中毕业。
1968年作为“知青”到北大荒农场务农,从事业余美术创作。
1973年师从环画大师贺友直先生。
1979年调入哈尔滨画院从事专业创作。
1987年进修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二画室。
1993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称号。
2002年被授予黑龙江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

主要作品

《岁月?回忆?思考》获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
《游子》 入选中国美协中国画二百名家提名展。
《愿花常好》 入选中国美协中国画二百名家提名展。
《遗产》 入选“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老人》 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兴安岭传说》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暴风骤雨》 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李兆麟将军》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
《但愿人长久》入选全国工笔画展。获黑龙江省文艺精品工程奖金奖。
《呼兰河传》 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金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特点

70年代,侯国良醉心于连环画创作。他以国画手段画连环画,使连环画和中国画熔为一炉,相映成趣。

80年代,侯国良的作品大多以北方乡村人物为题材,兼有动物、场景,笔墨精到,巧拙互用,注重表现北方的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郁。

90年代,侯国良的思考转向立体空间架构,以民族旧事为窗口,紧紧把握住那个时期人物的丰富造型和形象趣味,并适当地给以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上,这个时期的画作采取工笔画技法,表现工细,辅染相应,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

侯国良的画作多描绘民国妇女,以寄寓往日的怀旧情感。如《家园》、《天香》、《花期》等,皆属这般心境的作品。在视觉上,更注重醇厚、精微、情趣、气氛的烘托处理。追求精而不滞、厚而不板,变形而不荒诞,最终达到意境美。

画家评述

如何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如何以尽可能丰富的艺术手段更准确、更艺术化地完美自己的作品,一直是侯国良的追求。

侯国良画作《但愿人长久》

观赏国良作品,在表达意念中,准确把握着严谨与自由、主客体之间的尺度。将传统的理念与今人的时尚感觉巧手相融。看他的画,让你感受到有文人画的气息,又远离文人画。他的画很注重色彩处理,但他不赞成靠向西画,认为各种画之关系应互为敬而远之。

正如中国京剧,无论如何北一些人视为该“寿终正寝”之事但寻求创新也不会是改造成西方歌剧。侯国良是中性画家,30度白酒。我们稍一回视艺术史,便可发现,各类艺术样式都在顺应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但无论如何,又两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艺术的传情性和艺术形式的独特性。传情,不言喻。而独有性,大概就是特有的语言符号和特有的表现形式及手段。假如有一天蜻蜓变成和蝴蝶一样了,那不是蜻蜓的进化,而是蝴蝶的灭绝。

审视一位成功艺术家的创作轨迹,它必于其生活修养、人品、心境相应。对生活没有感悟的人,也就不会有一颗至情的心灵。麻木的心灵,不可能产生出摄人之作。对于国良的艺术生活是否可以用“成功”来评说,姑且不论,但他在用心感悟生活,用心灵与读者对话,则是真真切切的。友人相聚亦相别,数载只在挥手间。相见、相别不相叹,只因彼此都存留着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相见一笑,万语千言尽载作品中。

作品赏析

上一篇:郝冰

下一篇:黄巍(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