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豁明的个人简介
关豁明,原名关庆吉(1921.10―一1998.9),男,满族,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新家乡关家屯人。
基本信息
关豁明两岁丧父,8岁入县二旗小学校读书。1933年随母亲流亡到北京。先后读完小学、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他积极参加“一二?九”北平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多次参加游行示威。因在学生集会上演讲,触及了蒋介石的卖国投降政策,被开除学籍,随后考入驻京附近的国民党十九军训练团。1937年“七?七”事变时,曾参加在北京南苑地区对日军作战,尔后随部队到河南信阳。在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影响下,关豁明毅然决定离开国民党二十九军,于1938年6月投奔共产党,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准许,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习。1938年7月随一分校挺进晋东南。此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l939年冬于抗大一分校毕业。1940至l942年在鲁南,先后任八路军115师警卫营排长、副连长、连长。1941年在沂魃角瓷ǖ粗.曾以一个排的兵力,完成了掩护被日本侵略军围困的八路军师机关突围的任务。还先后参加甲山反顽战役、解放莒县战斗,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1943年任山东军区警卫团作训参谋。1944年到山东军区参谋学校学习,任学员区队长。
l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山东军区按党中央的指示,于同年9月挺进东北,关豁明任纵队二支队作战股长,随部队渡海于兴城登陆,沿锦州北上占领长春、吉林。1946年任一纵队作战科副科长,曾参加四平保卫战。1947年任一纵三师八团参谋,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围困法库、解放长春和辽沈战役。1948年冬东北全境解放,随军入关参加平津、渡江战役后,转战大西南,参加湘西、滇南战役。
1950年任38军340团团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奉命参战,为第一批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参加5次战役,在第三次战役中,340团奉命担任突击团,关豁明率领全团官兵,迅速突破敌人“三八”防线,占领防守要地“七峰岭”,顽强阻击北援南逃之敌。历经百余天,纵深百余里,多次与逃敌展开肉搏战。
1952年任师参谋长,1954年志愿军回国后,任38军副参谋长兼作战处长。1955年授上校军衔。同年赴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58年任北京军事学院战役战术教员,1968年任50军参谋长、副军长。
关豁明,一生戎马生涯,驰骋疆场,为人民立下赫赫战功。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政府颁发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3年5月离休,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1998年9月22日病故,终年77岁。
其他信息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任50军副军长,驻150师工作组。在对越作战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越军伏击包围,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1979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惨重的一次损失。据战后统计,448团那嘎遇袭,共失散542人,丢失各种枪支407支。其中团参谋长、营教导员和部分连、排级干部在内被俘219人,而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全军被俘人员只有239人。
战后,军驻师工作组关豁明副军长被撤职,降为正师级。1985年,150师于大裁军中第一批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