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信麟的个人简介
郭信麟是目前内地最活跃的港股与美股评论员之一。199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从2000年开始涉足香港股票的市场,有着非常丰富的客户服务及咨询的经验。人物简介
1999年毕业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从2000年开始涉足香港股票的市场,有着非常丰富的客户服务及咨询的经验。从2008年初开始,郭信麟就开始看空全球股市,而事实证明其判断是非常准确的。郭信麟是著名财经电视直播节目《财富早天下》的主要环球股市评论员(每个交易日早上8点直播),也是《中国证券报》港股版专栏《麟视点》及《美股周评》的作者。除了擅长宏观面的基本分析外,郭信麟的研究范畴还涉及香港权证及黄金。
概述
中文名:郭信麟
性别:男
星座:天秤座
行业:金融
家乡:广东深圳
现居:广东深圳
介绍:港股美股专家, 创立智信中国低碳投资网:WWW.CHINESELOWCARBON.COM ;《低碳投资--挖掘10年内最有潜力的公司》一书作者;个人投资理念:抗通胀+低碳
人物观点
郭信麟:最近看两个行业比较多,其中最重要一个低碳类的上市公司,虽然目前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还不如人意,但是的确代表未来在股票投资的一个方向,投资流动性泛滥的话,肯定是一直强调的会造成恶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各国新增长的动力,低碳经济肯定是最受关注的一个板块,我在内地也到很多了,其核心就是看好黄金的价值,为什么看好黄金的价值,我们很多理由去看好,但是我觉得,还是能抓住主线,就是黄金的价格会进入央行时代,就是他不会再有普通的机构,或者普通的消费者决定他的走势,或者其他小国家的行动来看,包括我们中国的央行的话,其中最重要的举动可能会增加黄金的持有量。
这一点,你任何的工业也好,需求下,没办法抵挡购买力的,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所在,至今为止,我们国家好象还没有一个很完整的概念去概括这个低碳经济,听说国家最近会颁布这个,就是做这种官方的定义,但是低碳经济我们主要关注新能源和减排两个板块。
何为低碳经济,但是我们也可以讲一讲,兼顾经济增加的同时,实现温室的低增长或者负增长,但是这个东西跟我们领导人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其实是一致的,这个来讲,应该是低碳经济政治上肯定是对的,而且我们不可忽视的数据就是,过去一百年的,认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而我们现在所谓温室气体,90%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所以减排的话,是一个历史的重任。
温室气体引起的气侯变化,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第一会影响我们的生态安全,比如我们很多物种,近100年来灭绝的程度是非常非常惊人的,粮食安全,是我们中国人一向最关心的一点,生产的不稳定,产量下降,都会威胁到人类直接生存的一个能力,水资源的利用,也更为重要,分布更加不平衡,不稳定的话,整个水生态的环境会遭到严重的威胁,还有疾病的传播,地质的灾害。
这些可能是一些很枯燥的,科学的东西,好象跟我们股市离得挺远的,但是事实上这个低碳经济的话,从总体发展的话,其实时间也蛮长的,当然低碳这个概念,好象是2003年首次从英国一个报告书提出来的,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1997年的议定书,好象美国也没有承认不受这个京都议定书的决定,这个巴厘岛路线图。
最近我们17号到18号的,哥本哈根大会,这些都是人类共同去商讨,达到生态的平衡,当然我们在大会里面,现在很明显分成三大阵营,一个是美国,美国的人均排放量很高,其实加拿大一点也不落后,只有我们中国是第一大排放国,但是人均的话,是没有那么多,另外就是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们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是世界第一位的。
当然我们有很多理由说,第一我们人均排放少,第二我们历史累计的排放,比发达国家要少很多。当然第三的话,很多是因为我们是世界工厂,我们很多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出口产品,还有各方面的原因。
第三个阵营就是欧盟与日本,包括我们像法国、德国、西班牙,丹麦这些,我们提到这些阵营里面,他们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所以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像法国,首先法国的人均二氧化碳在欧洲来说,应该是最低的一个,德国西班牙做得很好,像北欧的话,因为他的水利资源特别丰富,所以能源清洁度、或者排放也是比较低。
像丹麦那么小的国家,我看上去特别感动,因为他很小,也没有刚才说的资源,但是他在排放量来讲,最小的,像日本也不错,因为日本在发达国家,能源的能效是最有效率的。当然,像刚才说的,中国与美国发展减排,原来做得不是很好,但是最近,全球最主要的两个大国,都承诺减排,特别是我们中国,我们减排的幅度,达到40%到45%,而美国比较令人失望,但是他还是宣布了他的减排计划,至少有标准存在。
这两个市场,他的低碳经济将会启动,因为他的观点是太阳能会转变,进入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我们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其实以前发展低碳经济,认为会增加很大的成本,这点是原来大家认为的最大的负面的东西,一个因素,但是现在发展低碳经济,可能会营造了很大很大的商机,甚至是产生新一代的产业革命,也是有可能。至少大家也是清楚的话,我们告诉在高耗能的发展模式下,不可能再坚持下去,特别是在珠三角,不知道是谁写的,珠三角是不适宜人居住的,因为污染太厉害。
我们刚才也谈到了,这一点我们无论找什么理由,我们都很难脱掉这个帽子,当然发展经济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点也是政府发展低碳经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否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机遇,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美国来说,大家知道,北欧本来是,但是很可惜,但是都知道,共和党的小布什上台以后,否决了这个决定,全世界的减排放慢了很大的步伐,或者是新能源这些概念。
第二点最现实摆在他们面前,因为现在美国跟中国一样,旧的经济模式要走下去,的确困难,而且中国还能再走一时间,但是美国在没有新的能源增加点的话,他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所以很多事情的话,美国的政府应该在推动低碳经济力度会很大,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即使我们这次,哥本哈根大会,还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结果出来,但是我认为只是情绪方面影响大家对低碳经济的信心,那我们可以在股市里面的低碳概念,刚才提到,一个是节能板块,建筑节能,清洁煤发电。
你看清洁能源在港股,最大的是比亚迪,还有生物质能,光发电我就不说,因为等下有位专家更详细的说明,目前来讲,好象既有现实,也有不太现实的地方,你看美国的玉米,造成的乙醇,但是巴西得不偿失,我们中国也有甜高粱,但是这些东西实质还是停留在更多理论阶段的东西更多一些,会衍生出来很多碳的技术,也可能是股市以后的重点投资的一个板块之一,那么多,好象把这个低碳讲得那么神,低碳是不是就没有风险?其实是挺有风险的。
我们看新能源也好,低碳也好,过去曾经很疯狂的炒作,我们要注意的是,行业过剩,或者局部过剩的问题,比如说像风电,他可能最终的风电是没有过剩的,但是风电设备的确面临这样的问题,接近500美元一公斤跌到50、60这种水平,另外的话,我们要注意分清楚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的问题,你不要说人说是,你就跟着说是。
第三的话,我们觉得要注意那种低碳公司的风险,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什么叫低碳,他做互联网,煤炭好的时候,他做煤炭,现在最近听说有一个香港体检的,突然说要做太阳能,这是差得很远的两个企业,这个股票,跟随投资性买卖的话,到未尝不可,但是作为投资行业来说,实在是令人心惊肉跳。
当然我们要注意的话,也有很多公司说自己是低碳股,但是你要注意他的业务所占的比例,所占收入比例,他就说是低碳股,那你绝对要小心,当然我们可以看看股市里面的,比如比亚迪,我个人比较喜欢后面两个,为什么呢?第一个是他们是金融海啸上市的,应该来讲,总体来讲,在新能源股上一轮泡沫破灭以后,股指会比较理性一些,而且一个公司能在金融风暴后,能上市的话,的确是有他的本身的业务能力,或者他生存能力这一点是值得表扬的。
核能最优 太阳能次之风能相对较弱
过去一年,新能源公司在内地、香港和美国都有挂牌上市,应该说总体表现还是受到追捧的。在2011年,新能源股相信同样将吸引股市投资者的眼球,我们认为总体表现应该是核能最优,太阳能次之,风能则会相对较弱。
目前中国的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在全球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中占比超过40%,而从各个券商的研究报告来看,2015年的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而到2020年则可以超越8000万千瓦,整个核电的未来10年总投资可能在1万亿元人民币,单单设备方面就创造了5000亿的市场,而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国内的核电核心设备和关键部件生产商,未来的订单有非常大的保障,而相关设备的生产门槛高和资质要求严,也造就了这些设备生产商的股价有较大上升潜力。
而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也视核电为主要的低碳能源,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主力军。除新兴国家需要大力发展核电外,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尽管核电已经占不小份额,但并没有停止兴建核电的步伐。最近德国政府给核电站延寿,而瑞典国会也推翻了20多年前的全民公决,当年该公决要求逐渐废弃核电站。因此,核电的潜力绝对是新能源中最大的。
对于核电,可能刚开始主要受益者是核电的承建商和设备生产商,但是从长远的发展需求来看,核电燃料供应商和核废料处理的相关企业更有前景。
太阳能可以说是在2010年经过了冰火两重天的体验,据一些太阳能上市公司的高管介绍,他们用“预料不到”来形容2010年的太阳能行业的表现。
不过,对于中国的太阳能制造商来说,2011年同样面临不确定的因素,因为占全球市场份额50%的欧洲,2011年仍然面临货币贬值甚至解体的风险,西欧各国政府囊中羞涩,补贴政策可能会每况愈下。
不过我个人认为降低补贴政策未必不利于中国的制造商,相反可能会增大他们的市场份额,因为迫于成本压力,他们欧美竞争对手可能溃败得更快。但是无论如何,中国的太阳能生产商会面临越来越严厉的新能源贸易保护主义(如美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
不过就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问题不会是致命的。我个人认为,尽管欧洲财政问题严重,但太阳能的需求还将保持,而美国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奥巴马政府明显会更注重新能源,而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太阳能发展也将受到鼓励,接下来的一年,太阳能股票仍将继续看好。
在风电方面,2011年重点关注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对风电行业的影响,风电在经历连续4年翻倍增长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整体规模仍然极大。预测2020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300GW,而2010年仅40GW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虽然面临国内增长放缓、美国新能源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及欧洲的债务危机,但我们相信中国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可以通过低廉的成本闯出一片新天地。但是三者当中,2011年风电股的表现还是最令人担心,需要调整的时间更长,投资者或许需要更加大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