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信莱的个人简介
贺信莱,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贺信莱教授1938年生于上海,1956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学习,1962年毕业后留校在金属物理教研室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2年任教授,1993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他于1986-1988年及1989-1990年两次在加拿大McGill大学冶金系任访问教授,进行合作研究。1988-1995年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副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会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基本内容
个人履历
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贺信莱教授1938年生于上海,1956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学习,1962年毕业后留校在金属物理教研室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2年任教授,1993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他于1986-1988年及1989-1990年两次在加拿大McGill大学冶金系任访问教授,进行合作研究。1988-1995年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副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会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工作性质
贺教授长期从事金属物理方面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专业及外专业大学生、硕士生及博士生讲授金属与合金的力学性能、金属物理、材料物理(II)、金属物理进展、晶体缺陷与力学性能、材料物理导论、金属学与热处理等课程。80年以来先后指导硕士生20多名,博士生10多人,现有在研硕士生3名,博士生4名。
贺信莱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的强韧化;微合金钢设计,性能及微量元素作用;硼的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界面溶质的平衡与非平衡偏聚;动态界面溶质拖曳及反常富集;晶体缺陷;蠕变断裂;材料力学性能;新一代钢铁材料等方面的实际与理论研究工作。一直承担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军工、冶金部等各部委及大量厂协方面课题。目前在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中承担"微米、亚微米低合金针状组织钢形成机制,组织控制及性能特征"课题及其它军工和厂协项目。从事晶界溶质非平衡偏聚机制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