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礼

时间:2024-03-18 00:14:04编辑:小简

何世礼的个人简介

何世礼(Robbie Ho,Ho Shai Lai 1906年-1998年),何东家族(何启东家族)成员1906年4月21日生于香港欧亚混血家庭,按照何东家族的传统家族籍贯跟随母系的广东宝安,为香港富商何东爵士第三子。早年毕业于英国胡烈芝(Woolrich)皇家军事学院、勒希尔炮兵学校及法国方丁布鲁(Fontainbleau)炮兵专门学校。

个人简介

何世礼将军(Robbie Ho,1906年-1998年),1906年4月21日虽生于香港欧亚混血家庭,长相也有明显的混血儿特征,但按照何东家族的传统家族籍贯跟随母系的广东宝安,为香港富商何东爵士第三子。早年毕业于英国胡烈芝(Woolrich)皇家军事学院、勒希尔炮兵学校及法国方丁布鲁(Fontainbleau)炮兵专门学校。

学成归来后,与香港混血家族之后洪奇芬(Hesta Hung)成婚,育有子女各一。后被父亲送往东北从事军事历练,成为张学良部下。其后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军职,累升至远征军兵监、联勤总部副司令,曾任炮兵中队长、大队长、团长,第四战区少将兵站总监、远征军兵站副监。1943年起,先后任联勤总部中将副参谋长、副总司令,秦葫港口司令,冀热辽边区副总司令。

由于何世礼早年放弃英藉,改为归化中国藉(时为中华民国执政时期),因此其英文名为"Robbie Ho",与其余家族成员的一般所用的"Hotung"有所出入。

个人简历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何世礼历任台湾东南补给司令兼基隆港口司令、国防部常务次长、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兼盟军对日理事会台湾代表。1952年后,历任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团长,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委员会首席代表,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委员。

1956年,何东爵士去世,何世礼继承了巨额遗产,承继了父亲何东拥有的《工商日报》,先后担任董事长及社长。《工商日报》营运直至香港回归前闭馆。

1959年,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1962年,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64年,任港台贸易公司及台湾民生物产公司董事长。1981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国民党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

1998年,何世礼于香港逝世,享寿92岁。

生平经历

少年时期

何世礼的一生颇富于传奇色彩。1906年出生于英帝国控制下的香港。他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香港富商何东。何东原名何启东,字晓生,英文名罗拔,凭个人奋斗与过人的才智而成为富甲香江的名流。他的名字已铭刻在香港近代发展史碑上,其影响可说无所不在。他富有同情心,成巨富之前便乐善好施,为香港平民建东华医院、捐钱修路建桥、赈济难民穷户……办了不少好事。他担任过国民党政府的高等名誉顾问。1955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为表彰何东的功绩而授予他爵士勋衔……对此等荣誉,他可说受之无愧。

何东曾入英国籍,但身居豪门的何世礼与其父不同,禀于民族大义,他以是炎黄子孙为荣。他9岁那年,父亲在香港山顶何园(又名晚觉园,为何氏私家园林)接待新一任港督麦士礼爵士。何世礼与自己的九位兄弟姐妹都有幸见到这位派头十足的英国总督。总督特别注意到排行老四的何世礼,用英语对何东说:“我感觉到这位小公子似乎与他的兄弟姐妹有些不同。”何东谦恭地笑问有何不同,麦士礼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何世礼的气质似乎特别优异,他还拉住何世礼的小手,赠以一枚,问他是否以能随父母入籍大英帝国为荣。小何世礼摇摇头,以华语告之:“我是个中国孩子,这没什么不好。”这回答令充满殖民者优越感的麦士礼有些尴尬,一时竟无言以对。

何世礼少年时期不愿持英国国籍,与父亲产生分歧,于上海诉诸法院,结果,法院判定他仍持中国国籍。这对于当时许多崇洋媚外的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更何况何世礼又是香港巨富何东的爱子。沪上各报争相报道这一起官司。当然,更多的人是钦佩何世礼的民族气节。

1923年,何世礼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那时,他的母亲因笃信佛教,曾拜南京栖霞寺住持若舜法师为师,法号莲觉,一度离家客寓南京,为住家居士,朝朝暮暮,诵经拜佛。孝顺母亲的何世礼特同姐姐何锦姿来到这六朝古都,陪伴母亲。江苏督军齐燮元自然不会放过巴结何东的机会,特去何家母子三人的兰园寓所拜望,又派出军警和便衣人员以保证他们在南京期间的安全。他还保送何世礼进入南京的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这倒正投何世礼之意。他在军校里学习刻苦,尊重官长,从不搞特殊化。可惜还未毕业,就因江浙两省的督军齐燮元与卢永祥之间发生战争,导致军校资金日绌而停办。何世礼于当年返回香港。

1925年,一心想从军、立志当一名杰出将军的何世礼以香港爵士之子的名义考取英国胡列兹皇家军事学院,在这学院里受到严格的训练,学会骑马、射击、游泳等技能,体魄亦健壮多了。翌年结业,再入英国勒希尔炮兵学校专攻炮科,毕业后分入英国装甲兵团第二营见习;实习完成后,雄心勃勃的何世礼又离英赴法,进入布鲁尔炮兵专门学校深造,精心研究炮兵战术、指挥艺术。他的刻苦努力甚得校长菲特郎中将的好评。在法军参谋总长福煦将军来炮校视察时,得知在炎炎烈日下,打着赤膊熟练地拆卸加农炮的何世礼是香港巨富何东之子,不胜惊讶。那时,中国在法国学习的青年人以学习美术、雕塑、音乐等艺术门类居多,学军事的已很少。而在这前几年,以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陈毅为首的一大批勤工俭学的青年人都已回国,纷纷加入共产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何世礼的目标就是成为一流的军事人才,为祖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于1930年8月学成回国。

战争爆发后

1930年夏爆发中原大战,战火遍及豫、陕、鲁、冀等省。双方军队死伤惨重,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千百万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大战以蒋介石一方取胜而告终,而少帅张学良调大军入关拥蒋之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何世礼闲居上海,天天看报纸,听中外电台广播,心情苦闷,深为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担忧。

与何世礼的父亲熟识的中央要人吴铁城(他曾于1928年出使沈阳,促使张学良将军易帜,归顺中央)特给他写了条子,叫他去南京见何应钦或钱大钧,设法安排到中央陆大任教官或是进海军司令部(那时司令为陈绍宽将军)谋个军职。何世礼考虑再三,婉言谢绝了。他听说东北的张学良励精图治,目光远大,招贤纳士,再想到东北与日军占领下的朝鲜隔江为邻,大连、旅顺口等地又驻有咄咄逼人的日本关东军,辽东实际上就是最至关重要的国防前线,也正是他渴望施展才干之地。于是,何世礼转赴沈阳,径去东北边防长官公署求见少帅。张学良特别接见了他,见他年轻英武,文武学历均高,先就很高兴,亦很嘉许他的胆识。交谈之下,张学良发现何世礼头脑灵活,清晰,看问题深刻,更是高兴。

何世礼就明确地说,关东军一、二年内必会进袭东北,因为日本的文官政府根本就无力控驭骄横的军部,更控驭不了得到驻朝鲜总督林铣十郎大将全力支持的驻南满的关东军。他建议张学良加速建设葫芦岛军港,并改组东北的炮兵与海、空军,必要的话将集中于沈阳的200余架飞机和兵工厂设备分批撤入山海关内,以免受日军攻袭时,损毁于一旦……张学良亦心有同感,他独撑危局,最苦恼的是中央政府对他的支持太少,根本无意帮助他抵抗日本人的进攻。他意欲任命何世礼为自己的高级参谋并兼炮兵副参谋长,实授上校军衔。何世礼婉言拒绝了,他表示自己资望太浅,又没带过兵,难以服众,宁愿下基层磨练磨练,张学良更器重他。何东出于爱国之心,曾通过儿子捎口信给张学良,表示他愿带头为东北军增强军备出力,资助东北军购进各种火炮,组建1―2个炮兵师,并组建两个机械化旅,以加强东北军的实力。张学良感谢之余顾忌日本关东军的反应而谢绝了。1930年11月,张学良改任命何世礼为驻沈阳北大营的王铁汉团的炮兵连长,授上尉军衔。他自愿放弃高级军职、军衔,宁愿从基层干起,这在当时中国军队里也是极为罕见的。

王铁汉团属于负责沈阳守卫的陆军第七旅,该旅实为师的缩编,旅长为王以哲中将。一万不到的兵力守沈阳显然过于单薄,但张学良如在沈阳多驻扎哪怕两个团也会招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蛮横抗议。“九一八”之夜,日寇有意制造“柳条湖事件”,接着就炮轰北大营并发动突袭,不宣而战。此前蒋介石迭次电令张学良无论何时都不准抵抗,张学良无奈而违心地服从了;蒋又从北平电令坐镇沈阳的参谋长荣臻中将督令各部队不得抵抗日军,甚至下令北大营守军把枪支收进仓库,20余门大炮卸去炮闩。以至“九一八事变”之夜,王铁汉团和学兵大队赤手空拳,官兵们纷纷倒在日寇枪林弹雨下或被扑入北大营的日寇刺杀,死伤惨重!何世礼热血沸腾,号啕痛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幸好久经战阵的王铁汉忍无可忍,带一些官兵砸开库门,取出枪弹奋起还击冲杀过来的日寇,争取了一点时间,掩护部分官兵突围而去,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惨剧……

何世礼永远不会忘记那惊心动魄的血腥而屈辱的夜晚,他的炮连20余门德国进口速射火炮竟全部丢弃给了敌人!而他们本来是可以利用这批性能优良的火炮狠狠地教训日寇的。1931年11月,随部队撤往锦州的何世礼被提升为少校衔炮兵营长。20余万东北军已大部分撤入山海关内。可耻的“不抵抗”政策断送了东北大好河山,白山黑水间几千万同胞沦于日寇铁蹄下。富有爱国心的何世礼痛心疾首,他不懂什么政治,可是他弄不明白最高当局为啥高低就是对日妥协,身为军人不能保卫国家和人民岂不是耻辱?

不久,日寇又进攻锦州,王以哲等师的东北军虚晃一枪后又奉令后撤入关。何世礼部炮兵营驻扎在北平郊区昌平,他很苦闷,一度想离开部队。父亲又从香港来信,希望他能安下心,赤诚为国。1933年春,日寇又沿长城挑起战端,中国守军宋哲元部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战火又燃起,南京政府派出徐庭瑶的第十七军北上驰援,黄杰、杜聿明等部都打得很顽强,二十九军尤为勇猛善战,其大刀队的夜袭战杀得日寇人仰马翻,心惊胆战。何世礼部炮兵营也奉王以哲师长之命参加古北口一线防守战,用炮火轰击过日寇,取得一些战绩。张学良一直对何世礼另眼相看,一天,他率领参谋长等一行人员去京郊视察东北军部队,在一片林地上见到何世礼打着赤膊带领部下擦洗火炮,同大家打成一片,有说有笑;地头还架着黑板,上边写着炮兵测距计算公式和英文字母等。张学良很有感慨,认为何世礼确是优秀的军事人才,给予勉励,还以自己的佩枪一支相赠。

1934年9月,张学良保送何世礼去美国,进入堪萨斯州参谋大学深造,着重研习步炮兵及装甲兵大规模协同作战技术。毕业后,何世礼返回原部队改任通讯大队上校衔大队长。张学良的意图是尽快让自己的十几个师部队的通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以利于提高指挥效率,为以后率部打回东北收复失地作准备……

1936年“双十二”西安事变发生时,何世礼刚巧已请假返回香港省亲。香港各报刊和电台及时报道了这一轰动中外的事件。何世礼是直性子人,他认为上司张学良将军联合西北军的杨虎城将军对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实行兵谏,实出于迫不得已,决非谋叛。他真诚地希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但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他还没有到达部队驻地,就被解除了军职;他用父亲捐助为所在部队购置的10部英国制电台也被扣押。他在天津被军调处(军统局前身)特务监视居住,连打电话都被特工监听,这令他很不满意,一度心灰意冷,在苦闷中彷徨。

丢了军职后

1937年初,丢了军职的何世礼打算返回香港经商,路经南京,住进中山东路上的中央饭店。南京政府上层好几位要员如吴铁城、陈果夫、朱家骅、古应芬等放下架子,降尊以待,邀他登门作客,吃饭饮酒,礼遇甚高。何世礼当然明白,这些大人物都是冲着他的家庭背景来的,都想通过他与父亲何东拉上关系。宋子文时为政府财政部长,他居然特派私人秘书邀何世礼上他的位于南京鸡笼山上树林中的公馆作客。宋家的奢华洋派和铺张令在东北军基层呆了几年、深知北方农民同胞贫苦的何世礼很不安,但宋子文抗日的立场和他对张学良遭软禁与军法审判的境遇的同情与关心却深得何世礼的好感。宋看中了何的才干,特委派他为广东盐务管理局潮梅营销局局长(后又升任省盐管局副局长)。

何世礼作风廉正泼辣,工作勤恳,办事果断,言出必行,敢于裁汰冗员,惩办贪官污吏,很快就打开局面。就是对所谓“南天王”陈济棠的亲友,若违规贪污,他也敢于查办,还定期公开账目,以取信于民。何世礼短期内就为整理广东盐税取得显著成效,广东各界人士都对何世礼的业绩予以好评,宋子文还有意向广东省当局推荐何世礼为省财政厅长或建设厅长。

可是,这当儿,“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了,抗日军兴。蒋介石迫于内外形势,发表庐山讲话,号召全国军民投入抗战,并同意实行国共两党合作。热血男儿何世礼从没忘却过当年不战而丢失北大营之耻,他的心又飞向炮火连天的北方前线,他毅然辞去官职,渴望重披戎装,杀敌救国。他急电南京国民政府军委会,请缨杀敌。“八一三”淞沪战争打响后,他渴望就近去淞沪前线,指挥一支炮兵痛击日寇。

在广州寓所,何世礼天天等候南京的回电,可是迟迟没见消息,却收到时为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薛岳的加急电,邀他去皖南屯溪,出任炮兵指挥官。何世礼欣然复电同意,顾不上回香港拜别父母双亲,便匆匆踏上千里征程。薛岳刚刚率10个师部队参加过惨烈的淞沪大战,损失严重,但他抗日劲头十足,退到皖、赣、浙一线积极整军备战。

说来可叹,当时中国军队仅拥有一个机械化重炮团(团长为彭孟缉少将),但该团的重炮都在淞沪战场丢弃殆尽。第三战区名义上拥有两个炮兵团,但炮仅有七八十门,且都是中小口径的炮,还不如东北军的装备,根本无法与日寇强大的炮兵相抗衡。何世礼没泄气,他紧急编练炮兵,重组为3个团,强化训练,亲手施教,连炮兵的瞄准、击发、测距等技术都手把手地教,很快提高了战斗力。何世礼通过父亲设法从驻港英军那儿购来100副炮兵测距镜、100副军用望远镜,还致电远在陪都重庆的宋子文,请求将税警总团库存的一批德制战防炮和4万发炮弹调拨给他。宋子文照办了……

经过何世礼的全力以赴,不足三个月,这支机动力较强的炮兵就以全新的姿态投入抗战,随薛岳参加过安徽流动桥战役,初试锋芒。1938年5月,中原战局吃紧,骁勇善战的薛岳被紧急调任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驻地在河南开封,指挥七十四军、七十一军、六十四军、六十八军等五个军及第三集团军共25万大军。何世礼部炮兵紧急北调,200余辆炮车、卡车加上伪装网,星夜兼程从赣北驰往河南,途中冒着日本战机的轰炸扫射,如期抵达前线。何世礼头戴钢盔,腰挎双枪,胸挂望远镜,在前线指挥炮兵作战,重创了骄横的日寇。

在兰封血战中,他的炮兵的炮火一举尽毁日军炮兵阵地,击毁击伤日军装甲战车7辆。5月14日,日军的十三师团分乘几百辆战车、卡车和炮车从菏泽南侵,几天之内攻城略地,连陷内黄、仪封、野鸡岗、楚口寨等地,企图消灭兰封地区守军主力,进而切断京汉铁路,参加包围武汉。薛岳挥师收复了内黄、野鸡岗等地,但因二十七军军长桂永清自恃是蒋介石的爱将,擅自放弃要地兰封,使整个作战计划受到破坏。薛岳向重庆统帅部提出控告,将桂革职后,重新调整部署,七十四军经血战夺回兰封城,并将日军压迫至三义寨、兴集、罗王寨三个据点,展开围攻。何世礼已在连日作战中两次负伤,仍坚持不下火线,他又指挥炮兵开炮掩护六十四军攻克罗王寨火车站,使困在豫东的第八军等两个军顺利西撤,保住抗战实力......

几个月后,为了保卫重镇武汉,薛岳受命出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指挥五个军担任南(昌)浔(九江)铁路沿线和鄱阳湖沿岸的防卫。何世礼又一次大显身手,以炮兵的火力支援各师、旅的协同作战,浴血赣北山野,终夺取万家岭大捷。是役,中国军队消灭日寇一二三(木岛)联队,一四五(池田)联队及一零一师团的一四九(津田)联队等近万人,弃尸累累。薛岳、俞济时、王耀武等将领获一级勋章,何世礼亦又一次获得军功勋章。当时,新四军军长叶挺称“万家岭大捷,挽洪都(南昌)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

1939年春,武汉失陷,日寇有南窥之势,香港地位也就越发重要。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与第四战区司令官张发奎协商拟选派得力人士驻香港,搜集日寇陆海军运输情报,乃择派何世礼为驻港联合办事处主任。他赴任后,利用有利条件,与驻港英军及南洋侨胞密切联系,完全掌握日军动态,将重要情报源源提供给四、九两战区司令部,作出独特贡献。

1941年初,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陷落前,何世礼已携家小撤退至桂林,不久被调往重庆,负责轮训炮兵指挥官。1944年,何世礼升任后勤部中将副司令,负责与盟军总部协同联络,接受美援物资,增强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由于盟军总部参谋长、美国魏德迈中将是何在美国参谋大学的同学,协调洽商事半功倍,大量飞机、坦克、大炮、卡车等装备源源进入中国西南大后方,中国远征军新编组的坦克战车部队在印缅战场初次发威就沉重地打击了一直骄横的日军,辗碎了武士道的噩梦。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寇被迫无条件投降。何世礼奉令经贵阳、柳州抵达广东,安揖民心,联络社会绅商贤达,收编地方武装……他是最先进入广州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把何世礼推到前面的目的自是不言而喻的……

礼回南京

1946年春,时为国民党军队总参谋长的陈诚电邀何世礼回南京,委派他出任辽宁葫芦岛及河北秦皇岛的秦葫港口司令,负责接收战后美军剩余物资,并运送军火粮食等补给在东北与中共领导的民主联军作战的国民党军队。何世礼到任后颇能恪尽职守。

1946年底,何世礼调任联勤中将副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剿总副总司令,负责防守辽西走廊及北戴河一带,仍以运输补给为主。东北地区几十万日侨和被释放出的几十万日军俘虏均由葫芦岛乘轮船返回日本,何严令官兵和民众不得袭扰报复日军战俘,做到秩序井然,令日侨日俘多年后还感念不已。当时,何世礼也觉得最高当局对日俘过于宽大仁慈了,因为日俘中相当多的官佐和士兵、宪兵手上有血债,他们在中国东北十几年里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但竟都未受到起诉和关押审判,追究罪行。蒋介石政权所谓的“以德报怨”做法大失民心,也给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一直拒不悔罪留下了伏笔。20世纪80年代后期,何世礼客居美国纽约水牛城时,曾有侨胞当面指责他当年对日俘过于仁慈,有损民族尊严,他只有苦笑而已。其实要承担责任的是制定政策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

1949年春,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蒋介石被迫暂告下野,退居幕后遥控南京政局。何世礼奉调广东,以联勤副总司令代总司令,负责指挥运输华南国民党军队的补给及运转。去台湾后,担任东南补给区司令。1950年,他升任台湾“国防部”常务次长。之后,先后担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行政院”顾问,驻联合国军事代表团首席代表,陆军二级上将。何东1956年在香港辞世,他立下遗嘱,指定何世礼为其事业的法定继承人。有鉴于此,早就有意淡出台湾军政界的何世礼乃于1962年恳辞军职,获得蒋介石的批准。

何世礼返回香港后专事经营家族事业,何家的事业在他的现代化及军事纪律管理下,业务蒸蒸日上,较其父时代更为发达。至1998年7月何世礼去世时,外界估计何家家产总值达150亿港币以上。

进入晚境的何世礼重旧情,念念不忘过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曾两次赴美国夏威夷探望移居在那儿的老长官张学良将军,共话沧桑往昔,情意深厚。他一向反对“两个中国论”,更反对“台独”,主张实行“一国两制”,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期待伟大的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1998年7月26日,何世礼老人在香港的寓所里穿着整齐,端坐于椅上瞑目而逝。作为一个爱国者,他为抗日战争、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将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相关人物

何仕文(H.T.Bosman)――与妻子施氏共有五子三女

长子――何启东(1)

次子――何启福(2)

三子――何启满(3)

四子――何启棠(4)

五子――何启佳(5)

长女――何柏奔(6)

次女――何柏端(7)

三女――何柏韵(8)

何启东

何东(1862-1956)原名何启东,字晓生,何启东的父亲是英籍荷兰裔犹太人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粤语音译何仕文),其母亲是中国人施氏,所以他本身欧亚混血儿。何东先生遗传了犹太人善于经商的特点,由于头脑精明何东很快成为香港的超级富豪,香港以前有句俗语,形容一个人不自量,就会说,“你以为你是何东阿”从这句话足以证明,何东先生的香港首富地位,可以富可敌国。何启东临终皈依基督教,死后与元配麦秀英合葬跑马地香港坟场。临终前以50万设立信托慈善基金(何东爵士慈善基金),多年来经投资滚存,已增值至近5亿,所得利润捐给慈善机构。

何启东元配为麦秀英,平妻张莲觉(原名张静容,为麦秀英表妹)。另有妾侍周绮文。

张莲觉(1875――1937),名静容,广东省新安县人。东莲觉苑,是香港最早设立的弘法道场。即以何东、张莲觉的名字命名。生三子七女。

何启东(字晓生)――有四子八女

长子――何世荣(过继子,何启福长子1)

长女――何锦姿(母张静容2)

次子――何世勤(早夭,母张静容3)

次女――何慧姿(母张静容4)

三女――何纯姿(母周绮文5)

三子――何世俭(母张静容6)

四女――何娴姿(母张静容7)

五女――何奇姿(母张静容8)

四子――何世礼(母张静容9)

六女――何文姿(母张静容10)

七女――何尧姿(母张静容11)

八女――何孝姿(母张静容12)

五子――何佐芝(私生子,母朱结13)

次子――何世勤(3 Henry,早夭,母张静容)

三子――何世俭(6 Eddie,母张静容)――三子二女 妻子――Mordia O'Shea

长子――何鸿章(1 Eric,妻子余安妮)

长子――何猷浩(1 母余安妮)

次子――何猷豹(2 母余安妮,又名何豹,妻子Wendy Puyat)

三子――麦舜铭(4 又名何东舜铭,母何婉琪,私生子,妻子陈复生)

长女――何美云(3 母余安妮,丈夫Ilyas Tariq Khan)

次女――麦慧玉(5 母何婉琪,私生女)

次子――何鸿宪(2 Paddy,早夭)

三子――何鸿卿(3 Joseph,前妻Mary McGinley,妻子Ann Carlo )

长女――何淑君(4 Toni,独身)

次女――何励君(5 前夫Rorter Ketterer)

四子――何世礼(9 Robbie,母张静容)―― 一子一女 妻子――洪奇芬

长子――何鸿毅(Bobbie,妻子Greta Lo)

长子――何猷广

次子――何猷忠

长女――何勉君(丈夫关孝明)

五子――何佐芝(13 George,母朱结,又名朱春兰,私生子)妻子――冯月燕

长子――何骥(2 Joseph )

长女――何O(1 Linda )

长女――何锦姿(2 Victoria,母张静容)――二子四女 丈夫――罗文锦

长子――罗德权(2 Wilbur,早夭)

次子――罗德丞(6 前妻Tamara Federova,妻子张慧瑜)

长子――罗克平

次子――罗信优

三子――罗国伦

长女――罗孔君

长女――罗佩筠(1 Gwendolin )

次女――罗佩尧(3 Phoebe,丈夫Howard Brown )

三女――罗佩坚(4 Vera,丈夫许贤根)

四女――罗佩贤(5 Rita,丈夫邱建江Rudy Khoo)

次女――何慧姿(4 Daisy,母张静容)丈夫――欧阳伯祥(早逝)

三女――何纯姿(5 Mary,母周绮文)丈夫――黄锡霖

长子――黄日@

四女――何娴姿(7 Eva,改名何绮华,独身,母张静容)

五女――何奇姿(8 Irene,改名何艾龄,母张静容)丈夫――郑湘先(早逝,林则徐玄外孙)

养女――郑家玉(June,丈夫Walter Dandliker)

六女――何文姿(10 Jean,母张静容)

亡夫――B·吉廷士先生(Billy Gittins,沦陷后被掳日本身亡)

长子――吉约翰(2 John Gittins )

长女――吉懿璧(1 Elizabeth Gittins )

丈夫――贺乐(Serge Hohlov)

七女――何尧姿(11 Grace,母张静容)

前夫――罗文灏(早逝)

长女――罗佩娴(Shirley)

丈夫――J·吉廷士先生(John Gittins)

八女――何孝姿(12 Florence,母张静容) 丈夫――杨国璋(K.C. Yeo)

长子――杨允诚(1 Richard,妻子麦仪凤Yvonne Metculf)

长女――杨紫帘(2 Dephne,丈夫范罗弼Robert Vallance)

次女――杨紫霞(3 Wendy,丈夫麦约翰John Mack)

何启福

何启福(字泽生)――有七子六女妻子――罗瑞彩

长子――何世荣(过继给何启东,汇丰银行买办1)

长女――何宝姿(2)

次子――何世耀(有利银行买办3)

三子――何世光(沙宣洋行买办4)

四子――何世亮(怡和洋行买办5)

五子――何世全(6)

六子――何世卓(7)

次女――何宝蓉(8)

七子――何世青(9)

三女――何宝莲(10)

四女――何宝芝(11)

五女――何宝贤(12)

六女――何丽琼(13)

长子――何世荣(1)――有四子六女(阿拉伯数字代表出生顺序)妻子――洪蕴芝(洪玉颜)

长女――何炜君(1丈夫陆文)

次女――何妙君(2丈夫沈本瑛)

长子――何鸿钧(3妻子梁汉卿)

三女――何季君(4丈夫张瑞宁)

四女――何智君(5丈夫陈汉明)

次子――何鸿邦(6妻子谢秀馨)

三子――何鸿宗(7妻子陈美韶)

五女――何颖君(8丈夫梁登辇)

四子――何鸿敏(9)

六女――何懿君(10丈夫蔡永琪)

次子――何世耀(3)妻子――施燕芳(Ethel)

长子――何鸿坚

次子――何鸿超

三子――何世光(4)――六子七女妻子――冼兴云(Flora)

长子――何鸿恩(1Bertram,妻子CheungSzeTsarm)

长子――何猷富

次子――何猷财

次子――何鸿展(3Ernest,妻子MayNgan、DianaWong、丁毓珠)

长子――何猷刚

次子――何猷强

三子――何猷威

长女――何翠屏

三子――何鸿威(4John,妻LeontineTo)

四子――何鸿韬(7Joseph,早逝,死于二战)

五子――何鸿觯9Stanley,妻子黎婉华,蓝琼缨,陈婉珍,梁安琪)――六子七女

长子――何猷光(2Robert,早逝,母黎婉华,妻子Suki,早逝)

长女――何家文

次女――何家华(Faye,丈夫Michael)

长女――苏丽仪(Melanin)

次子――何猷龙((1976-)(9Lawrence,母蓝琼缨,妻子罗秀茵)

长女――何开梓

三子――何猷启(13Orlando,母陈婉珍)

四子――何猷亨(14母梁安琪)

五子――何猷君(15母梁安琪)

六子――何猷佳(16Mario,母梁安琪)

长女――何超英(1前夫萧百成)

长女――萧玟铮

次女――何超贤(3母黎婉华,丈夫Peter)

长女――ArielHo

三女――何超雄(4Deborah,母黎婉华,同性恋)

四女――何超琼(5Pansy,母蓝琼缨,前夫许晋亨)

五女――何超凤(6Daisy,母蓝琼缨,丈夫何志坚)

六女――何超(7Maisy,母蓝蓝琼缨,同性恋)

七女――何超仪(8Joise,母蓝琼缨,丈夫陈子聪Conroy)

八女――何超云(10Florinda,母陈婉珍)

九女――何超盈(11Sabrina,母梁安琪)

十女――何超莲(12Laurinda,母陈婉珍)

十一女――何超欣(17母梁安琪)

六子――何鸿端(12早逝)

长女――何婉和(2Mary,丈夫梁世华)

次女――何婉璋(5Priscilla,五姑娘,丈夫谢德安Andrew)

三女――何婉文(6Patricia,六姑娘,前夫JulioSwing)

四女――何婉鸿(8Naette,八姑娘,丈夫冯启德,早逝,死于二战)

五女――何婉琪(10Winne,十姑娘,前夫麦志伟,丈夫杜绍能)

长子――麦家兴(2父麦志伟)

次子――麦舜铭(3父何鸿章,私生子,妻子陈复生)

长女――麦慧贞(1父麦志伟)

次女――麦慧玉(4父何鸿章,私生女)

六女――何婉婉(11Susie,十一姑娘,丈夫叶德利)

七女――何婉颖(13Louise,十三姑娘,丈夫KeithMok)

四子――何世亮(5妻子罗雪贞Edna)

五子――何世全(6)

长女――Iris

五子――何世卓(7妻子FlorenceHall)

长子――Charles(6早夭)

长女――Helen(1)

次女――Kathleen(2)

三女――Yvonne(3)

四女――Elaine(4)

五女――Mamie(5)

六子――何世青(9妻子罗巧贞Doris)

长子――何鸿銮

长女――何宝姿(2Bessy,丈夫张沛阶)

长子――张瑞康(3Howard)

次子――张瑞宁(4James)

长女――MaggieCheung(1)

次女――LilyCheung(2)

次女――何宝蓉(8)

三女――何宝莲(10)

四女――何宝芝(11)

五女――何宝贤(12)

六女――何丽琼(13)

何启满

何启满(被鲍姓家庭收养)

何启棠

何启棠(字棣生,施氏与另一何姓男子所生)――有五子三女

长子――何世杰

长女――何柏龄

次子――何世华

次女――何柏贞

三子――何世文

三女――何爱瑜

四子――何世威

五子――何世安

长子――何世杰(2)――有七子三女妻子――WinnieChoa,董琰琼(子女均有其所出)

长子――何鸿图(1)

次子――何鸿业(2)

三子――何鸿惠(4)

四子――何鸿书(5)

五子――何鸿迪(6)

六子――何鸿基(7)

七子――何鸿亨(10)

长女――何晴翠(3)

次女――何晴笑(8)

三女――何晴霞(9)

次子――何世华(4)妻子――施瑞芳(又名瑜芝,May)

长子――何晴浩

长女――何晴熹

三子――何世文(5)

长女――何晴丽

四子――何世威(6)

五子――何世安(7)

长女――何柏龄(1Elizabeth)丈夫――谢家宝(Simon)

长子――谢德安(Andrew)(妻子何婉璋Priscilla)

次女――何柏贞(3Elsie)丈夫――蔡宝耀

长女――蔡慧中

次女――蔡慧媛

三女――蔡慧真

四女――蔡慧鸿

五女――蔡慧箴(董氏所出)

长子――蔡永业(董氏所出)

三女――何爱瑜(8)丈夫――李海泉

长子――李忠琛(前妻林燕妮,妻子张玛莉)

长子――李凯豪(林燕妮所出)

次子――李振藩(又名李小龙,妻子莲达)

长子――李国豪

长女――李香凝

三子――李振辉(前妻森森)

长子――李嘉豪

何启佳

何启佳(WalterBosman)

何柏奔

何柏奔丈夫――黄金福

长子――黄锡霖

何柏端

何柏端

何柏韵

何柏韵

相关作品

《香港将军何世礼》在港出版,香港三联书店,作者:郑宏泰、黄绍伦。

《何世礼书札》(尺寸:28.5×18.7 、1通1页、纸本)2010-01-16 13:00:00由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在“中国书店第50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拍卖会”上公开拍卖。

《何世礼书 致郑彦毙旁罚ǔ叽纾28×21cm 、2页附封 世礼用笺纸本、附实寄封、)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08-12-6 10:00:00 2008秋季拍卖会 中国古籍善本专场 进行公开拍卖。

上一篇:韩文侯

下一篇:谷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