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奎的个人简介
何奎,号郎峰,安徽南陵“十里三峰”名臣,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弟子。 何奎(1517~1569),字文明,一字赞文,号郎峰。祖籍江西庐陵,元时迁安徽南陵何湾定居。幼家贫,有志操,与堂兄何燮(字赞元,明嘉靖三十八年贡生)受业...概述
何奎,号郎峰,安徽南陵“十里三峰”名臣,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弟子。生平
何奎(1517~1569),字文明,一字赞文,号郎峰。祖籍江西庐陵,元时迁安徽南陵何湾定居。幼家贫,有志操,与堂兄何燮(字赞元,明嘉靖三十八年贡生)受业于归有光门下3年,深得震川先生器重。《震川文集》卷九有《送何氏二子归南陵序》。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何奎中举人,十年后37岁中进士,除官行人司行人。后迁兵科、户科、礼科给事中,多所建树,遂进吏科都给事中,司都谏之职。其时,首辅严嵩,专国弄权,残害忠良。奎乃条陈五事,请“宽民力,惩赃吏,重纠察,正士风,禁奢靡”,以解国之殆危,得旨允行。嘉靖四十一年,罢严嵩官。朝廷将“宽民力”事下户部,规定“每岁钱粮,各给信票,不得别派,亦不得多纳”。其余四事,亦下有关部院从实举行,并诏示全国:“凡大臣科道,各加俭约,以为众先”。旋又就国库空虚,岁用益繁,上疏世宗请“早赐计处,以济时艰,以固邦本”。疏凡数千言,辞情恳切。穆宗嗣位,正欲擢用奎,遽以病卒于官。
以上可见,何奎性格刚直,能和权奸严嵩斗法,应该是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好官。其著述多散佚,存稿百余篇,由孙儿何彤文(姚鼐弟子)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39年)整理付印,名《何都谏遗稿》。
《南陵文化丛书》以为何朗峰首开信票制度,其墓葬于黄塘巷口何村,乡民称之为“天官坟”。坟与墓中石砌的圹藏“深穹”一起在“文革”期间被挖毁,今已无碑文可考。当年左都御史仙居吴时来有七绝《挽何朗峰都谏》一首却传了下来:
故人乡里偶过临,宿草萋萋马自停。
苦抱半生忧国泪,含凄忍复说南陵。
佘敬中亦有《挽何都谏朗峰》五绝:
黄叶西风急,青山落日昏。
百年桑下泪,万里为招魂。
誉其忠贞,意有招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