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遽然

时间:2024-03-10 14:16:37编辑:小简

胡遽然的个人简介

胡遽然(1886―1962),名配陈,字遽然,号希瑗,以字行,宁强县城内人。

基本内容

17岁入宁羌振文书院读书,因抨击清廷政治腐败,被书院除名,遂赴省城考入西安书院,参加于右任倡建的秘密会社――反清灭洋救国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胡遽然等一行七人,被清廷派往日本留学,进东京国文书院,结识先期到达的留日学生张继、邹容和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的阎锡山。经张继介绍,胡遽然参加中国青年砺志社等进步组织。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转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财经、法政,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一度留校图书馆,一边工作,一边著述。

宣统三年(1911),胡遽然回国,在上海于右任创办的《民主报》社任职,经于右任介绍加入同盟会。

民国元年(1912),胡遽然回家完婚,与汉中同盟会员高云生和宁羌同盟会主持人潘海峰结识。当时潘海峰在宁羌高等小学堂任职,于是聘胡遽然到该校执教。这年,他的第一部著作《中国财政概论》由东京出版社出版。

民国8年(1919),川军驻境,红灯教活动炽烈,地方很不宁静。胡遽然离乡去上海启智书局任编辑。由于右任题写书名,启智书局出版了他的《社会主义之研究》、《帝国主义之研究》。

民国10年(1921),应山西都督阎锡山之邀,胡遽然赴山西政治学院任教。执教期间,著《中国问题根本商榷书》,组织马列研究小组。阎锡山知道后,立捕遽然及学生十余人,经严厉审讯后,判处胡遽然和4名学生死刑,后经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和国民党中央常委张继等多方营救,坐牢3年后方得出狱。阎锡山令他一月内离开山西。在三年铁窗生活中,他置生死于度外,完成《对英之办法及决心》、《国民会议组织纲要论》和《交通政策》等三部著作,探索救国建国之策略。

民国20年(1931),国民党政府任命胡遽然为中央审计部协审,合家迁往南京。次年升任审计兼代第一厅长。时白色恐怖笼罩陕南,许多革命群众和进步人士走避外乡,凡流旅南京,有求于他者,均给以方便,代谋生计。

民国26年(1937),抗战爆发,胡遽然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被任命为四川、西康两省审计处处长。他虽身居要职,却廉洁清正。成都解放前夕,同僚劝他去香港或台湾,他婉言谢绝。在动荡混乱中,他责令下属管好审计处的财产、档案和枪枝,成都一解放,便具实移交给人民政府,受到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嘉奖。

成都解放后,胡遽然任贤明学院教授。1954年,贤明学院迁回山西,遽然调四川文史馆工作,1962年病逝于成都。

上一篇:华云(明朝)

下一篇:黄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