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沛臣的个人简介
一代琵琶宗师洪沛臣(1866~1916),生于广东省潮州府普宁县(今广东省普宁市),开创“南派琵琶”,中国“乐圣”、“一代宗师”,与郑祝三(筝),陈子栗(三弦)合称“音乐三友”。
洪老之下高徒满座,在生传授四大高足:郑祝三(即郑映梅,1888~1946)、民国琵琶名家王泽如(1890~1938),传奇式琵琶寿星丁鸿业(1899~2004?)、黄稚威,后张汉斋也师其学习琵琶、古筝。擅长多种器乐的“文武状元”林云波(1905~1979),“江南琵琶圣手”徐涤生(1910-1974),北派琵琶名家吴藏石(1914~1979),原中国琵琶学会副会长殷惠麟(1938~2009)、杨广泉等都出自其名下。
基本内容
洪沛臣,原籍普宁,后移居潮州府城。他生于清朝同治五年(1866),自幼酷爱音乐,年轻时,三弦、琵琶、古筝的演奏已具较高的水平,在潮乐界中很有名气。但成就其为潮州音乐的一代宗师的,是得遇名师李三老的指点、培育。
潮州府镇台衙门,有一办事员,姓李名三,人称“李三老”。他精通音律,身怀三弦弹奏绝技。他听乐界朋友说及洪沛臣三弦技艺,便想与洪沛臣结识,互相切磋技艺。于是托朋友邀洪沛臣到其家中,寒暄之后,李三老便递上一把三弦,谦逊地说:“听说尊驾弹奏三弦城中有数,今日幸会,请赐教一曲。”洪沛臣谦让一番,实想借此机会显一显身手,便接过三弦,认真弹奏起来。一曲弹毕,李三老只是淡淡地说:“出手还算不错,可供学习。”洪沛臣心里一怔,有点恼火,他自忖自己的三弦,在潮州已是首屈一指,今日却遭这老头子奚落,正想发作,但又转想:毕竟他是老辈,又属官吏,于是强忍怒火,把三弦放下,有点不服气地说:“那就请指教吧。”李三老脸露微笑,拿起三弦,便从容弹奏起来。只见李三老右手轻挑重弹,左手重按轻浚舷禄闾靡徽笄宕嗝髁痢显枚南乙簦缰槁溆衽蹋墓取B止雎欢希於宦摇=谧喑廖龋逖塾行颉U馍钌畹匚藕榕娉肌T倏蠢钊希沂值⑻簟⒐觥⑸ā⑺⑺簟⑷盖幔蛔笫种匕础⑶岚础⒒唷⒋蛞舻戎疃嗍址ǎ讶业贸錾袢牖J琛⒚堋⒖臁⒙⑶帷⒅亍⑶俊⑷跚〉胶么Α:榕娉伎吹醚刍ㄧ月遥萌缱砣绯眨磺罩梗莘诘亍@钊霞榕娉家殉闲恼鄯旨昵嵊写嗽狄衾只。且豢伤苤牛院笤诔崩种卸芨凶魑阋闳淮鹩Γ账健
洪沛臣的三弦技艺,本来就有深厚功底,现在加上名师的悉心指导、栽培,更是如虎添翼,突飞猛进。李三老见其进步极快,知是可造之才,于是把生平绝技,倾囊相授。洪沛臣也不敢懈怠,日夜苦练,终于成为潮州音乐的一代宗师,被潮汕音乐界誉为“乐圣”。
洪沛臣艺成之后,在总结前人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亲自编纂了一套潮州细乐指法练习曲,即《潮州三弦、琵琶、古筝硬套合奏谱》,潮州音乐界称之为“胡笳十八拍”。这套曲谱是潮州音乐首本传谱,极其珍贵。套曲旋律优美,结构严谨,指法技巧详尽,因而成为初学者的入门规范。据《潮州音乐人物传略。洪沛臣》载:“他的南派琵琶弹奏独创一宗,所传琵琶、三弦、筝合奏谱有硬套十二首,软套六首及流行弦诗谱若干,为后世潮州细乐演奏所师承”。总之,洪沛臣所创乐谱,都是潮州音乐中的精品。
洪沛臣在老师感召下,也甘当伯乐,发现和培养了很多音乐俊彦。他本着“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宗旨,不分贵贱,只要是可造之才,就悉心培育。洪氏门人众多,遍及潮汕本土及海外南洋各国。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潮州音乐大师张汉斋、“琵琶王”王泽如、古筝名家郑祝三、新加坡三弦名家陈子粟、揭阳琵琶名家丁鸿业等,都是洪氏得意门生。直到现在,海外有许多音乐名人及爱好者,都以能列入洪氏各代传人的门墙为荣。洪沛臣虽已于1916年逝世,但他的名字,永存于《潮汕音乐人物传略》及《潮汕名人词典》中,他的门人,代代相传,从不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