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海(演员)

时间:2024-03-09 10:53:21编辑:小简

何金海(演员)的个人简介

何金海(1922~2005) 满族,北京人。1931年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业师陈少五, 沈三玉、 诸连顺、 钱富川,毕业后又拜师 李洪春。先后加入 马连良、 金少山等班社演出。1942年为上海戏曲学校 顾正秋、 张正芳、 张美娟传授《 打焦赞》...

履历

何金海(1922~2005) 满族,北京人。1931年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业师陈少五, 沈三玉、 诸连顺、 钱富川,毕业后又拜师 李洪春。先后加入 马连良、 金少山等班社演出。1942年为上海戏曲学校 顾正秋、 张正芳、 张美娟传授《 打焦赞》、《 扈家庄》、《 金山寺》等剧。1949年末参加戏曲改进局京剧研究院,后转为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又转为中国京剧院。他能戏多、造诣深、风格正、戏德好,被委以剧务股长和业务秘书等职,统筹、策划全团演出业务、角色安排。在澄清舞台艺术形象、扬弃陈旧俗套表演,突出武剧战斗气氛,老戏新演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参与《 三打祝家庄》、《 江汉渔歌》、《新大名府》、《 反徐州》、《 詹天佑》、《 南方来信》等剧 导演和舞蹈、武打设计并充任角色。1951年为 杜近芳、 小王玉蓉排练《 木兰从军》;1954年至1959年剧院先后招收两届学员班均由他和 李金鸿执教。1962年指导叶红珠、 李玉芙排练《 无底洞》、《 雏凤凌空》。1973年调至 中国戏曲学校任教。向学生和青年教师传授《截江夺斗》、《 夜奔》、《 过五关》、《 闹龙宫》、《状元印》、《金雁桥》、《 神亭岭》、《 蜈蚣岭》等剧。为《京剧选编》整理《 状元印》、《 阳平关》、《 穆桂英》、《 金雁桥》等剧。他善于绘制脸谱,并被聘为北京 脸谱协会会员。

活动年表

1980年12月3日,农历庚申年十月廿六日:《北京晚报》主办文革后首场京剧《四郎探母》演出

1980年11月30日,复刊不久的《北京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轰动性的消息:《应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要求〈四郎探母〉即将公演由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和实验京剧团联合演出一批新秀登台献艺》,宣布“京剧《四郎探母》将于12月3日至9日在天桥剧场连演七场。”

本次演出先由大专班和实验京剧团分别各演两场,然后选部分演员组成最佳阵容连演3场,共7场。

除此以外,11月30日的《北京晚报》第4版还刊登了一个通栏广告,详细介绍7天中每一天演出的演员,什么时间、在哪儿售票等。12月1日、2日两天,北京晚报除了在第4版继续刊登《四郎探母》的广告,还连续两天在《京剧舞台群星灿烂》的总标题下,用整版的篇幅文图并茂地介绍15名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及实验京剧团的年轻演员。

在12月3日至12月9日正式演出的7天里,《北京晚报》不仅报道了演出的盛况,并且在第一版先后发表了《百花盛开凭春风》、《京剧有危机吗?》、《让京剧舞台绚丽多彩》、《京剧需要八十年代的新星》、《如何对待掌声》等五篇署名“本报编辑部”的评论文章,多为当时编委所撰;还刊登了记者过士行所采写的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史若虚的专访《从事戏曲四十春》等。

这次演出,轰动京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万多张戏票被抢购一空,很多人为买不到票而遗憾。

《四郎探母》演职员名单(坐宫、盗令、别宫、过关、被擒、见弟、哭堂、回令)(陈俊、 翟建东、 范永亮、 李文林、郭玉林分饰杨延辉, 王蓉蓉、 徐美玲、张静琳、 陈淑芳分饰铁镜公主,杨瑞青、 刘国英分饰萧太后,徐红、 郑子茹、李丽萍分饰佘太君, 李宏图、吴许正分饰杨宗保;舞台监督 李金鸿、何金海、 李甫春,王汶璋、李朝阳、 金正明司鼓,教师 王世续、 程玉菁、杨韵青、 蔡英莲、 王玉敏、李甫春、 张金梁、 钮骠、李文才、杨明华、胡根萍,杜奎三、孙鸿生、 刘震国、郑重华、 费玉明、杜凤元操琴)

《四郎探母》的上演也受到了一些非难,说这场戏宣扬的是“叛徒哲学”,《北京晚报》不应该搞这样的演出。事后也有人称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的一个典型事例。

上一篇:瑚宝

下一篇:何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