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明

时间:2024-03-08 15:22:14编辑:小简

韩志明的个人简介

韩志明(1977年11月― ),湖南永州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行政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讲师,浙江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

1、法学人物

韩志明(1977年11月― ),湖南永州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行政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讲师,浙江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学基本理论,政府责任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和地方政府治理。

主要讲授课程:本科生:政治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硕士生:公共组织学;MPA:比较行政体制,公共政策分析。

发表论文

01.《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

02.《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

03.《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04.《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

05.《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06.《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

07.《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08.《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09.《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0.《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

11.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

12.《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3.《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14.《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

15.《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16.《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17.《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18.《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

19.《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0.《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1.《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

22.《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3.《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24.《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25.《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

26.《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7.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

28.《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29.《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0.《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

31.《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

32.《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

33.《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

34.《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35.《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

36.《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

37.《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8.《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

39.《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0.《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41.《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

42.《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

43.《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44.《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

45.《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46.《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47.《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

48.《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

49.《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

50.《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

51.《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52.《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53.《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

54.《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55.《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

56.《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

57.《“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

58.《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59.《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

60.《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

61.《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62.《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63.《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与政府再分配责任》(第二作者),《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日06版。

专著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中国问责――十年风雨路》,新华出版社,2013年7月。

《让权利运作起来――公民问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译著

《官僚制》(合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

《政策》(合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

编著和参著

《政治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现代管理学概论》(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责任政府建设――宁波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政府正义的制度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

科研项目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2009年);主持并完成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2007年);获得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2007年);获得浙江大学“侨福”建设基金资助(2008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1项(2008年);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项目2项,负责子课题2项;参与其他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包括重大项目)3项;参与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

2、高级工程师

韩志明,高级工程师,男。

研究领域

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含高温蒸汽灭菌和焚烧) 生活垃圾焚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炉排炉工艺及半干法尾气净化工)

教育背景

工学学士:09/88-07/93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热力涡轮机专业

工学硕士:09/93-01/97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动力工程与控制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03/97-11/99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动力工程与控制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专业专业

工作经历

1999.11~2002.11清华同方能源环境公司、技术部副经理等

2002.11~至今北京金州工程有限公司固废部副经理、技术部副经理、项目管理部副经理

2004.7~2005.4北京金州安洁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要工作成果

1.1999.12~2000.07 参与某公司许昌和晋城垃圾焚烧改造工程可研工作;

2.2001.03~2001.10 代表清华大学参与国家经贸委组织的节油工作;

3.2001.10~2002.12 担任某公司许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理助理兼烟气净化系统工艺设计;

4.2002.04~2002.12 担任某公司太原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标项目经理和投标人;

5.2002.10~2002.12 担任某公司山西晋能循环流化床锅炉投标项目经理。

6.2002.11~2003.01 北京危险废物安全填埋项目项目经理

7.2003.06~2003.11 常州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投标项目经理

8.2003.10~2004.4 北京高安屯医疗废物处理厂BOT投标项目经理,项目中标。主持与政府的谈判,主持与供货商的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项目签约后负责项目公司的注册、筹建等工作。

9.2004.5~2005.4 北京高安屯医疗废物处理厂副总经理,负责项目工程建设。

10.2005.11~2006.3 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项目投标技术负责人,中标。参与谈判。

11.2006.1~2006.4 黑龙江省危险废物焚烧厂投标项目经理。中标,谈判的技术负责人

12.2006.8~至今 高安屯垃圾焚烧厂EPC部技术部副经理。

发表论文

[1]韩志明,李政,倪维斗,Shell 气化炉的动态建模和仿真,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39卷,第三期,111-114页

[2]苟建兵,倪维斗,李政,韩志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可视化仿真,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39卷,第三期,121-124页

[3]韩志明,李政,增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建模中的几个问题,动力工程,Vol. 19 增刊,? 1999:312-316

[4]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研究(1)―建模部分,动力工程,Vol.21(2),2001

[5]Zheng Li, Zefei Peng, et. al. Dynamic Modeling of a 60 t/h Pressurized Fluidized Bed Combustor,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May 12-17, 2001,Reno, Nevada, USA.ASME,Proceedings ISBN:0791835235

[6]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研究(2)―计算结果及分析,动力工程,Vol.21(4),2001

[7]李政,彭泽飞,韩志明,白泉,倪维斗,增压流化床动态数学模型研究,化工学报,Vol.53(4):348-353(EI摘录: 02397116061)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学报,ISSN 0438-1157

[8]适用于一类清洁燃煤动力装置的通用小室模型,清华同方技术通讯,清华同方研发中心,2001.04

[9]湿法烟气脱硫工程计算机虚拟系统,清华同方技术通讯,清华同方研发中心,2001.04

上一篇:加尔齐托

下一篇:胡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