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钟宇

时间:2024-03-07 23:43:50编辑:小简

洪钟宇的个人简介

洪钟宇(朝鲜语:???,1850年―1913年),朝鲜王朝后期政治人物,刺杀开化党领袖金玉均的刺客。字声肃,号羽亭,本贯南阳洪氏。

留学法国

洪钟宇(1895年)洪钟宇(朝鲜语:???,1850年―1913年),朝鲜王朝后期政治人物,刺杀开化党领袖金玉均的刺客。字声肃,号羽亭,本贯南阳洪氏。他的父亲是洪在源(《中东战纪本末》、《清史稿》等中国史料记载其父为洪英植,纯属谬误),做过一些小官,曾任从五品义禁府都事。洪钟宇出生于朝鲜京畿道安山,据说他早年“家贫落魄,流寓古今岛”。[1]1880年代到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投奔机器局会办赵羲渊,做了他的门客。1888年随赵羲渊访日,此后长期滞留日本。他在日本结识了在东京帝国大学教法语的法国传教士,并在他的介绍下于1890年换穿洋服前往法国留学。洪钟宇在法国期间,协助法国东洋学者整理有关朝鲜和亚洲的历史文献,并将《春香传》、《沈清传》等朝鲜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为法文,成为历史上最早向欧美国家介绍和传播朝鲜文学的朝鲜人。

刺杀金玉均

1893年7月,洪钟宇自法国巴黎归国,其中途径日本东京。当时,曾发动甲申政变的开化党人金玉均是朝鲜政府的心腹大患,金玉均在政变失败后亡命日本,朝鲜政府曾派人暗杀金玉均未果。1892年,闵妃集团高官闵泳韶派李逸去暗杀金玉均及另一名开化党人朴泳孝。李逸来到日本后孤掌难鸣,迟迟不下手。洪钟宇途径日本时,经过朋友金有植的介绍,与李逸交往。李逸极力劝诱洪钟宇参与暗杀金玉均的行动中,将金玉均描述为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并以忠君思想鼓励洪钟宇与他合作。洪钟宇经过李逸的鼓动后,决定暗杀金玉均。他们决定分头行动,李逸在日本暗杀朴泳孝,洪钟宇则负责将金玉均引诱到中国上海,趁其不备将其杀死。

于是,洪钟宇便开始接近金玉均,并逐渐和他结为好友,金玉均对洪钟宇的戒心也消失了。1894年春,洪钟宇建议金玉均去中国,金玉均在日本受冷落,也想去中国会见李鸿章,希望借助中国清朝的力量回到朝鲜,实现改革。因此,两人决定前往中国。3月10日,洪钟宇和金玉均及其日本仆人北原延次、中国驻日书记官吴升4人从日洪钟宇刺杀金玉均本大阪出发,3月27日抵达中国上海,下榻上海美国租界中日本人开办的东和客店。次日下午,洪钟宇趁金玉均在睡午觉的机会,换穿朝鲜服进入其卧室,他先让北原出去,然后朝金玉均开枪。连发三枪以后,终于将金玉均击毙。客店顿时大乱,洪钟宇趁乱逃脱。29日晨,洪钟宇在吴淞口客寓被上海官府逮捕。接着,清朝上海知县黄爰棠在公堂审问洪钟宇。洪钟宇解释他的杀人动机说:“金玉均是前为本国权臣,因在朝廷大逆不道,杀死几百人,我亲友也被他杀害,国王恨他有十年了。他逃在东洋,改名岩田周作。我与朋友前在东洋大阪,奉国王命,叫我们忠心下去,把金玉均杀死,以安王心。”[2](洪钟宇是否有亲友被杀,历史并无记载,从洪钟宇早年落魄的经历来看,不太可能有亲友卷入宫廷政变并被杀,很可能是洪钟宇信口编造)在场的人描述洪钟宇“相貌魁梧,衣服儒雅,言词侃侃,略无惧容”。[3]黄知县认为洪钟宇是否是奉朝鲜国王之命杀死金玉均还有待进一步调查,而对于金玉均的尸体则指示其仆人北原延次在7天后运回日本。

此后,洪钟宇住在巡捕房,待遇不菲。他“首戴竹丝高帽,上衣米色绸袍,下穿西式鞋裤”,独居一室,其友来访,谈笑自若。饭菜均由西餐馆提供。[3]到了第二天(3月30日),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拍来电报,称“金玉均系朝鲜叛臣,脱逃已久,洪钟宇系官员,此案理合解归朝鲜定夺。”于是清政府便改变主意,应朝鲜要求将金玉均的尸体运回朝鲜,而对洪钟宇则转移到朝鲜驻华官员赵汉根家居住,过了一日又将其移到上海县衙,对其加以保护。1894年4月6日,清朝军舰“威靖”号载着洪钟宇以及金玉均的尸体返回朝鲜。至此,洪钟宇暗杀金玉均的行动完全成功。而李逸行刺朴泳孝的行动则失败了。

洪钟宇回到朝鲜后,得到朝鲜高宗的亲自召见,将其视为大功臣。曾在甲申政变中负伤、后移居香港的闵氏外戚权臣闵泳翊发来贺电称:“如洪钟宇挺身雪君父之仇,实乃忠臣,宜对其速施叙任赏勋之典。”又在5月专门为他开设科举考试,洪钟宇登科及第,除授弘文馆副修撰,正式进入政界。[4]高宗还在汉城赐其宅邸。金玉均则被追加凌迟之刑。同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公使大鸟圭介指挥日军占领景福宫,软禁高宗,控制朝鲜政府,并组建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政权。洪钟宇对于亲日政府十分不满,一日在朝堂上大骂政府诸臣后拂袖而去。[5]此后数年间不知下落。

组建皇国协会

1896年7月,洪钟宇重新做官,被拜为经筵院侍读,后历任宫内府参书官、秘书丞等职务,1897年4月被罢官。大韩帝国建立后,洪钟宇是亲俄派的重要人物。他在1898年春建立疏厅,在4月8日率大小人民1000余人在庆运宫(今德寿宫)伏阙上疏,此后又多次上疏,要求报乙未事变之仇,撤销日本兵站和居留地,同时要求政府对俄国“务尽交涉之道”,不可亏待俄国而袒护日本。高宗对他的上疏批示道:“尔等一直烦聒,于义可乎?”[6]

这一年,韩国的独立协会运动达到高潮,洪钟宇对独立协会持坚决反对的态度。特别是1898年10月29日“万民共同会”召开以后,大韩帝国政府与独立协会的矛盾日益尖锐。洪钟宇支持赵秉式为首的守旧大臣,并参与组建御用组织“皇国协会”,成为褓负商的头目。皇国协会实质上是由褓负商组成的韩国政府的打手,11月21日,洪钟宇及皇国协会头目吉永洙率领2000多名褓负商袭击独立协会的群众集会场合,棍棒乱下,殴打独立协会会员与汉城市民,造成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事件。[7]汉城市民对其十分愤恨,捣毁了洪钟宇的家宅。人们称洪钟宇和吉永洙、朴有镇为“三奸”,要求高宗严加惩处。高宗在人民的压力下不得不下令将这三人流放,但并未执行。12月底,高宗动员军队镇压和取缔了独立协会,洪钟宇也在不久后被起用为议政府总务局长。[8]

此后洪钟宇历任平理院判事、法部司理局长、平理院裁判长、中枢院议官等职务。在任平理院判事期间主张将独立协会的领导人之一李承晚判处死刑,但最后裁决为无期徒刑。洪钟宇虽然是守旧派的人物,但却也直言敢谏。1900年8月4日,洪钟宇上疏论时弊,弹劾政府大臣[9],“言皆切当,一时称名疏”。[10]洪钟宇也因此得罪了朝中的权贵,逐渐遭到排挤。1903年,洪钟宇被外放到济州岛做牧使,此后他淡出政界。晚年在全罗南道务安郡闲居,1913年去世。

其他

许多中国史料记载洪钟宇是开化党人洪英植之子,洪英植曾参与甲申政变,后来金玉均逃往日本,洪英植则继续留在朝鲜,很快被杀。1897年上海广学会刊行的蔡尔康等辑录的《中东战纪本末》卷一《追纪叛臣篇》这样记录道:“金玉均等逃窜日本,久稽刑诛,方以为逍遥事外,乃相隔十年,竟为洪英植之子钟宇所刺――洪之为父复仇,即为除国害。”其意便是洪钟宇是洪英植之子,因为愤恨他父亲是因追随金玉均而死,所以为父报仇,暗杀了金玉均。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洪英植出生于1855年,洪钟宇出生于1850年,其年龄大于洪英植,绝不可能是他的儿子。洪钟宇的供述中也只字未提洪英植,他们之间除了同姓以外,很可能并无其他关系。

然而,洪钟宇是洪英植儿子并且他暗杀金玉均是为父报仇的说法却在中国史学界广为流传。《清史稿》卷526《朝鲜传》对此的记载是“洪钟宇,英植子,痛其父死玉均手,欲得而甘心,佯为交欢”云云,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记载:“钟宇,英植子,痛其父煽于玉均等谋叛而诛,欲报仇。”到了现代,这一说法仍被许多中国历史学者采用,比如戚其章在1994年的著作《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白新良在2002年的著作《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2007年宋慧娟著《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以上著作都是沿袭洪钟宇系洪英植儿子的错误说法。徐中约用英语写作的《近代中国的崛起》一书也称“被一个1884年政变受难者的儿子刺杀”。可见这一说法有必要得到纠正。

上一篇:花依小百合

下一篇:胡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