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蔚的个人简介
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2001年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读博士研究生基本介绍
姓名:何玉蔚
职称(职务):讲师
学历:文学博士
教授课程:西方文学经典导读、欧美现代戏剧、外国文学史、大学语文
研究方向:西方文学与文化、比较文学研究
专业背景
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2001年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读博士研究生,2004年获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
学术成果
(一)论文:
1. 《〈达罗卫夫人〉的另一种阐释视角》,《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 《试论俄罗斯文化的“波将金村”现象》,《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5期。
3. 《爱的选择――解读伍尔夫的小说〈黑夜与白天〉》,《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4. 《试析传记中的一人多传现象》,《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5. 《〈故事里套着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读〈故事里套着故事――假设越多,意外越少〉》,《名作欣赏》,2004年第3期
6. 《先见与兴趣:诠释的先决条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 《描绘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赏析》,《名作欣赏》,2008年第5期。
(二)著作:
《对“过度诠释”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出版。
《简明欧美文学史》(合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出版。
科研项目
布莱希特研究(校一般项目)
寄语学生
有一种贝类,叫珍珠贝,珍珠贝受伤之后,会在受伤的地方逐渐形成一粒珍珠,珍珠是疼痛的结晶。人也需要像珍珠贝一样,养成重塑伤口的能力,改变生命的创伤,使它变成美丽的珍珠,因此,我们既要追求幸福,也要珍惜苦痛,从某种角度上说,苦痛给予我们创造奇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