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公主的个人简介
弘化公主(623~698年),李姓,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人也。唐朝时期第一位和亲公主,唐太宗李世民之女。
秀丽端庄,聪明贤惠。贞观十四年(640年),出嫁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成为王后。
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灭亡后,举家搬入凉州,改封光化公主。武周(武则天)时期,赐姓为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
周朝圣历元年,薨于灵州,时年七十六岁,葬于凉州南阳晖谷冶城的山岗上。
人物生平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吐谷浑本是北方的一个民族,首领慕容吐谷浑、慕容@居住在西拉木伦河(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流域,这里水草肥美,成为慕容家的起家之地。
慕容吐谷浑家族与徙居阴山,后慕容吐谷浑迁居于青海的祁连山以及凉州境内,即陇(陇山)上(北面),具体位置有待新出土文献应证。
前凉张轨时期(310年),慕容吐谷浑迁居祁连山,吐谷浑正式成为前凉的附属国,张轨制西平郡,领西平郡公,前凉张氏与慕容吐谷浑家族联姻。
唐朝初期,横亘在西域路上的吐谷浑联合西突厥,控制西域小国,经常侵扰中原边境,袭击来往商人,阻绝中原与西北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阻碍了中国和中东欧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丝绸之路不能畅通。
唐太宗李世民一方面派大将军李靖、侯君集等大举兵戎,用武力攻击吐谷浑,迫其投降;一方面采取和亲政策,团结吐谷浑。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弘化公主生于唐都长安。秀丽端庄,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可谓倾国倾城。不仅聪明贤惠,而且具有超人的胆略。
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节携带大批陪嫁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浑与慕容诺曷钵成婚。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是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使唐朝与吐谷浑的关系很快得到改善,促进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往来。引起了吐谷浑国内不少大臣的不满。
吐谷浑丞相密谋在祭山活动中,劫持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投奔吐蕃。弘化公主得知后,并没有惊慌。飞身上马,带着诺曷钵一起带着少量亲兵,连夜向鄯城奔去。在鄯州刺史杜凤举的帮助下,一举粉碎了宣王的阴谋,使得吐谷浑恢复安定局面,依然遭到吐蕃侵犯。
龙朔三年(663 年),吐蕃灭亡吐谷浑,全家迁居凉州(今甘肃武威)和灵州(今宁夏银川)做官,弘化公主改封光化公主。
大周武则天称帝后,赐姓为武,进封西平郡大长公主。
周朝圣历元年(698年),卒于灵州东衙之私第,圣历二年三月十八日,葬于凉州南阳晖谷冶城之山岗,认祖归宗,而慕容诺曷钵葬于大可汗陵。一生子嗣颇多,后裔遍布凉州、灵州、洛阳和长安。
亲属成员
丈夫:慕容诺曷钵,安乐州都督、吐谷浑可汗、河源郡王、青海王。
儿子:慕容忠,镇军大将军、左豹韬卫大将军、青海成王。
儿子:慕容万,右鹰扬卫大将军、青海宣王。
儿子:慕容智,青海喜王。《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
儿子:慕容若。
儿媳:金城县主,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嫁与吐谷浑王慕容忠。
儿媳:姑臧县主。
儿媳:大唐李深。
孙子:慕容宣超,左豹韬卫员外大将军,乌地也拔勒豆可汗、青海王。
孙媳:姑臧县主,宗室李氏。
孙子:慕容宣彻。
孙媳:博陵崔氏。
曾孙子:慕容曦光,观乐王、燕王、游击将军、守左豹帽卫郊府左郎将、明威将军、行左屯卫细府左郎将、忠武将军、行右卫朔二府左郎将、五原郡开国公、云魔将军、左威卫绷府中郎将、左威卫将军,冠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行光禄卿、朔方军节度副使。
曾孙媳:大周武氏,武则天的侄女。
曾孙子:慕容曦皓,千牛备身、尚舍直长、押蕃浑使、尚衣奉御、左武卫大将军、大同军使。
曾孙媳:大周武氏,武承嗣魏王孙女。
曾孙子:慕容曦轮,左武卫郎将、x门府都督、乌地野拔勤豆可汗、安乐州都督、播川郡氛蚪⒎苛昕ぶ境筛鸾
墓葬情况
王陵墓志出土弘化公主墓,凉州南20公里的南营乡青嘴湾吐谷浑王陵内。这里峰峦起伏,峡谷纵横,大水、冰构两条大沟湍流急下,在两水汇合处,解放后建起了水库,弘化公主墓就坐落在水库对面的山岗上
清朝咸丰年间,吐谷浑王妻弘化公主的陵墓已经有盗掘痕迹,后在同治年间,发生同治回乱,引起回汉仇杀。群众纷纷上山挖窑洞避难,凑巧挖中了公主墓葬,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有彩绘的木俑、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大量铜器和金玉珠宝,琳琅满目,金、玉珠宝盗去。
1915年4月,公主及青海王慕容忠的陵被当地群众掘开,掘墓者将墓志取出收藏起来,密不告人,当时的凉州知县唐敷容,是个比较有见识的官吏,他认为凉州为西北首府,必有先朝大量文物埋藏地下,吩嘱商务会会长贾坛寻访,出生于湖南长沙的贾坛酷爱金石,得知公主墓志出土,立即乘车前往,将公主墓志载回,放置凉州文庙保存。
1956年,武威市天祝县人民政府将弘化公主墓及整个慕容氏墓群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天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残存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了一批彩绘木俑、木马、木驼和丝织品、铜、陶、骨、漆器等。
这里文物雕刻生动,形象逼真,制作精细。出土的一批纱、罗、绮等丝织物色泽鲜丽,饰纹多样,细薄透明,各种图案的织锦质底牢固,锦面细密,提花准确,反映了店唐代精良的工艺。这些文物,是研究唐与吐谷浑关系的珍贵实物文献资料,尤其是凉州在慕容家族迁徙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肯定。
由于《晋书》《旧唐书》关于慕容鲜卑、吐谷浑缺乏详细记载,千百年来根本没有人知道凉州葬着慕容鲜卑中慕容吐谷浑这一支这么多重要人物。
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凉州先后发现了唐周时期的吐谷浑国慕容家的墓志铭9方,墓盖9方,所葬9人,即青海王慕容忠、大周弘化公主、代乐王幕容明、安乐王慕容威、政乐王慕容煞鬼、金城县主、燕王慕容曦光、元王慕容若夫人、大唐故武氏夫人。七方藏于武威市博物馆、两方藏于南京博物院。
2019年9月27日,在凉州又发现了一方墓盖、一方墓志,《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即《慕容智墓志》,这座王陵级陪葬墓未被盗掘,保存完整,而且出现“大可汗陵”之字眼,慕容智是葬于凉州神鸟大可汗陵的,至此凉州共出土吐谷浑慕容家王陵中的墓志共十方。
王陵墓志内容墓盖:《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
志文:大周故弘化公主李氏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
撰文:成均进士云骑尉吴兴姚略撰
公主,陇西成纪人也,即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也。家声祖德,造天地而运阴阳;履翼握轴,礼神o而悬日月。大长公主,诞灵帝女,秀奇质于莲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禀训,沐胎教之宸猷。帷幄承规,挺宝闱之睿敏。
以贞观十七年,出降于青海国王勤豆可汗慕容诺曷钵。其人也,帝(慕容诺曷钵)文命之灵苗,斟寻氏之洪胤。同(敬侯金日)日之入侍,献款归诚。类(冠军侯霍去病)去病之辞家,怀忠奋节。我大周以曾沙纫地,练石张天。万物于是维新,三光以之再朗。
主乃赐同圣族,改号西平。光宠盛于归妫,徽猷高于乙妹。岂谓巽风清急,驰隙驷之晨光;阅水分流,徙藏舟之夜壑。
以圣历元年五月三日,寝疾,薨于灵州东衙衍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六。既而延平水竭,惜龙剑之孤飞;秦氏楼倾,随凤箫而长往。
以圣历二年三月十八日,葬于凉州南阳晖谷冶城之山岗,礼也。吾王亦先时启殡,主乃别建陵垣。异周公合葬之仪,非诗人同穴之咏。
嗣第五子右鹰扬卫大将军宣王万等,痛深栾棘,愿宅兆而斯安,情切蓼莪,惭陟屺而无逮。抚幽埏而掩泗,更益充穷;奉遗泽而增哀,弥深脊恋。
以为德音无沫,思载笔而垂荣;兰桂有芬,资纪言而方远。庶乎千秋万岁,无惭节女之陵。九原三壤,不谢真姬之墓。其铭曰:
瑶水诞德,巫山挺神。帝女爰降,王姬下姻。燕筐含玉,门榜题银。珈珩N象,轩佩庄鳞。与善乖验,竞欺遐寿。反魄无征,神香徒有。
婺彩潜翳,神光非久。脸碎芙蓉,笳凄杨柳。牛岗辟壤,马鬣开坟。黛柏含雾,苍松起云。立言载笔,纪德垂薰。愿承荣于不朽,庶传芳于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