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勒图(教授)

时间:2024-03-06 06:06:35编辑:小简

格日勒图(教授)的个人简介

姓名:格日勒图,又名巴·格日勒图 笔名:纳尔罕 性别:男 民族:蒙古族 出生年月:1937年4月 籍贯:内蒙古奈曼旗人。 职务:教师,博士生导师 职称:教授

内蒙古大学教授(1937-)

基本情况

1、一般情况

姓名:格日勒图,又名巴·格日勒图

笔名:纳尔罕

性别:男

民族:蒙古族

出生年月:1937年4月

籍贯:内蒙古奈曼旗人。

职务:教师,博士生导师

职称:教授

优秀共产党员

2008年退休

2、学历  大学:1962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

3、履历

1962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是年留校任教至今,为该系博士生导师。

历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主任 、蒙古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高校教学工作为终身职业。

从教四十一年,主讲过自1988年招收培养蒙古文论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80年代中期又集体招收培养一期研究生班。

1984年到1994年出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在主持管理该系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的十年里,负责制定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档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致力于全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使该系形成一整套、多层次、学科门类较齐全、学术优势较突出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七·五”和“八·五”期间,该系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使用蒙文蒙语先进集体”、“民族教育先进集体”,1988年国家教委审核批准了蒙古语言文学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点。

4、社会兼职

兼职中国作协、中国红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蒙古文学学会会员、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内蒙古大学二至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二至六届学位委员会委员;

国际蒙古学学会(IAMS)和国际阿尔泰学会(PIAC)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教学

1、开设的课程  本科生课程:

《蒙古文学史》

《毛泽东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原理》

《文学概论》

硕士生课程:

《创作论》

《历代蒙古族文论》

《蒙古文论史研究》

博士生课程:

《蒙古文学研究与思维科学》

《蒙古文论及其研究课题》

《文学理论及其教材研究》

2、招收、指导研究生

1995年以后招收培养蒙古文论方向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科学研究

1、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蒙古族文论。

2、科研项目

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中华基金项目《挖掘与研究蒙古族历代文论》课题。1998年又主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文学卷》,2003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要论著

1、专著

主要论著有《蒙古文论史研究》(1998)、

《蒙古文论精粹》(1985)、

《创作论》(1985)、

《文学理论简编》(二人合著1989);

文论及文学史资料有

《蒙古族文论(1721―1945)选》(1981)、

《蒙古僧侣藏文诗作及诗论选:悦目集》(1991)、

《辑注1931―1945蒙古文学作品选:异草集》(1998)、

《哈斯宝“新译红楼梦”》(1975);

《评注蒙古文论集录》(2003);

2、教材

3、编著

4、译著

译著有《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1982)、《美学概论》(1987)、《美学知识丛书》(1992)、《白话聊斋》(合译1993)、《萧乾散文选》(合译2000)等;

5、论文(写明期刊名称、发表期号)

有《公尼召活佛训喻诗版本、章首行、及同名译文考》、

《在不同文明撞击下的蒙古文学》等数十篇论文,而后者于2002年《文史哲》登载,同年由《新华文摘》全文转摘。

6、其他作品

文学创作有《气吞山河的人们》(1977)、《金色的兴安岭》(1978)、《旭日东升》(1977)、《阳光普照的大地》(1987)、《儿童文学作品选》(1990)、《江格尔的故事》(1991)等。

获奖及荣誉称号

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领域,多次获自治区和全国奖。主编并与楚鲁先生合著的《文学理论简编》,1992年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专著《蒙古文论史研究》,2000年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85年被评为内蒙古大学第一届“教书育人优秀教师”

1986年获自治区作协颁发的“繁荣发展内蒙古文学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

等奖项。

上一篇:古川裕

下一篇:何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