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顺信的个人简介
何顺信(1924-2011),男,京剧琴师,著名京胡演奏大师、戏曲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祖籍河北河间,生于呼和浩特市。诞辰:1924年,农历甲子年。为张君秋的表弟,均出身于戏曲世家。其父何福泉(张君秋的姨夫),是河北梆子琴师。曾为张君秋的唱河北梆子母亲张秀琴伴奏过。 于2011年4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人物概述
何顺信,男,京剧琴师。祖籍河北河间,生于呼和浩特市。诞辰:1924年,农历甲子年。为张君秋的表弟,均出身于戏曲世家。其父何福泉(张君秋的姨夫),是河北梆子琴师。曾为张君秋的唱河北梆子母亲张秀琴伴奏过。
艺术经历
8岁随父习京胡,15岁拜耿永清为师。于1940年加入扶凤社,始为张君秋操琴。新中国建立后,随张一起由香港归来,先后加入中南联谊京剧团、北京市京剧三团、北京京剧院等,与张君秋合作达半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后,曾到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授课,并担任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顾问。
艺术特色
他琴艺精湛,弓法运用考究,演奏松弛自如,韵味隽永,音色纯正。演奏中他追求的是伴奏与演唱的彼此呼应。他的演奏处处从剧情和人物出发,与张派华丽婉转、清新流畅的唱腔协调一致,浑然一体,使张派艺术的特色更为鲜明,从而达到最佳效果。多年来在与张君秋的合作中,他在传统拖腔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新的垫头,并运用短快节奏的双弓、连弓、快弓、马蹄弓、转弓等伴奏技巧,为张派艺术的形成作出一定的贡献。
唱腔设计及获奖情况
他参与唱腔设计的张派剧目有:《赵氏孤儿》、《望江亭》、《诗文会》、《楚宫恨》、《状元媒》、《春秋配》、《彩楼记》、《怜香伴》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担任了《情痴》、《花木兰》两剧的唱腔设计,其中《情痴》获得1986年北京市新剧目调演剧目音乐设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