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荣(北魏)的个人简介
葛荣(?―528),鲜卑族人,北魏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初为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镇将,后投靠鲜于修礼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的起义军。孝昌二年(526年)杀叛将元洪业,接着领导起义部众,自称天子,国号齐,年号广安。后乘胜进军,占据河北数个州县,拥兵数十万。528年,相州(今河北磁县)一战中,被尔朱荣俘获杀害。葛荣也算一位乱世枭雄,担当起领导农民起义军的重任,但他并无逐鹿中原的大志,只知屠杀掳掠,最终难成大事。
主要事迹
北魏孝昌二年(526)正月,原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在 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领导起义。原怀朔镇将葛荣参与起义。
526年8月,叛将元洪业杀鲜于修礼,请降于魏。葛荣杀元洪业自立,继领起义部众。
526年9月,北趋 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于白牛逻(今蠡县境)袭斩魏章武王 元融。自称天子,国号齐,年号广安。不久,擒斩魏广阳王、骠骑大将军元渊。
527年正月,攻陷 殷州(今隆尧东),杀刺史崔楷,进围冀州(今属河北)。
527年11月陷 冀州,俘刺史元孚。魏以都督源子邕为冀州刺史,率兵进讨葛荣。
527年12月,葛荣率10万起义军在 阳平(今山东莘县)东北漳水曲大败魏军,击杀魏将源子邕、裴衍等人。
武泰元年(528)2月,击杀另一支起义军首领杜洛周,并其众。
528年3月,克魏 沧州(今河北盐山西南),擒刺史薛庆之。
528年8月,引兵围 邺城(今临漳西南),众号百万,游兵已过汲郡(今河南卫辉西南)。
528年9月,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精骑7000(一说骑兵7万)攻义军于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葛荣恃众轻敌,兵力分散,被尔朱荣出奇兵击败。葛荣被俘杀,起义失败。
历史背景
1、乱世出英雄, 魏晋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大乱世,乱得惊心动魄,乱得不同凡响,乱得有滋有味,当然也就乱得英雄辈出。人人皆知有魏蜀吴三国鼎立(姑且称之为前三国),却较少人关注周齐陈三分天下(姑且称之为后三国),这里先交代一下这周齐陈三国的历史。
2、魏蜀吴三国合一的结果是晋朝短暂的统一后又一个大分裂时代的开始,共历经三百年,才由隋朝统一,而隋朝恰恰又是周齐陈三国合一的结果,两个三国时代将乱世开启和结束,可谓历史的一大奇观,从此南北文化交融,汉血缘合流,创造出了辉煌的 隋唐盛世,在当时世界上形成的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后世一直都未有能力逾越。因此探究周齐陈三国就显得比魏蜀吴三国更有历史意义,实际上后三国的故事比前三国还要精彩许多。前三国从 黄巾起义算起到晋朝灭吴结束,公元184年――280年,共历时96年。
3、后三国从 六镇大起义算起到隋朝灭陈结束,公元523年――589年,共历时66年。后三国历时虽然短暂,但其过程和民族矛盾要远远比前三国复杂多变。后三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东魏, 西魏, 南梁三国鼎立。第二阶段为 北齐(代东魏), 北周(代西魏), 南陈(代南梁)三国并存。最后由北周灭北齐,隋朝代北周,隋朝灭南陈 而告结束。这与前三国的魏灭蜀,晋代魏,晋灭吴几乎如出一辙,历史惊人的相似性又重演了一次。
4、后三国历程极其复杂,先是北魏和南梁南北对峙,然后北魏大乱,分裂为东魏( 高欢掌权),西魏( 宇文泰掌权)。 侯景之乱打破三方力量对比,北齐代东魏(高家为帝),北周代西魏(宇文家为帝),南陈代南梁( 陈霸先为帝),其间曲折难以尽述,可参阅《周书》、《魏书》、《北齐书》、《梁书》、《北史》等历史著作。
5、南北朝时期是个混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葛荣就是这个乱世中的一个杰出的英雄人物。
败亡原因
1、河北的葛荣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无逐鹿天下的大志向。 范文澜先生评价道:“他们是变兵,是寻求生存的流亡者,是根本不知生产为何事的破坏者。”他们毫无纪律,专事屠杀掳掠,攻破沧州城,城中居民十之八九遭到屠杀,然而这还只是被历史记录下来的一小部分而已。 ?2、他们所到之处肆意残破,但从来没有萌生过收罗人心,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根据地的念头,这是胡族理念中所不存在的一个论题――他们因这个王朝的汉化而失去地位,因此坚决反对汉化,甚至于反对汉人,更不用说汲取汉民族统治思想中的那些精华了。数年间,葛荣空拥百万之众,却只不过是在华北平原上四处游荡就食。然而河北经数年战乱,也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不足以养活袖手坐食的成百万人。
3、 葛荣遂分兵南下,其仆射任褒率军南掠至沁水。北魏军团也开始集结,准备寻葛荣主力决战。尔朱荣以上党王元天穆为前军,司徒杨椿为右军,司空穆绍为后军,而自己亲率左军。 ?4、五二八年,七月,葛荣亲率号称百万的主力部队,包围重镇邺城,外围游兵已活动到汲郡一带。尔朱荣亲率七千配有副马的精锐骑兵自晋阳出击,以狡黠善战的羯族人 侯景为前驱,倍道兼行,东出滏口,越过太行山脉进入河北平原。
5、当时 葛荣势力强大,横行河北无敌手,根本不把尔朱荣这区区七千人看在眼中,听说他来了,喜形于色,下令军中诸人各自准备长绳子,待尔朱荣“至则缚取”。葛荣将其百万大军,自邺城以北列阵数十里,箕张而进。 ?6、 尔朱荣把部分兵力藏在山谷中,作为奇兵,分督将以上三人为一集团,每集团数百骑兵,到处扬尘鼓噪,虚张声势,让对手莫测多少,尔朱荣又以混战之中,刀不如棒,勒令全军将士每人准备木棒一根,置于马侧。同时颁布战场纪律,规定战时不以斩级为功,以防因此而扰乱阵列,影响己方骑兵机动。和葛荣的大大咧咧相反,尔朱荣战前的准备相当充分。 ?7、 葛荣一方虽然人马众多,但布置太过分散,连葛荣自己也难以掌握。尔朱荣大将高欢,原来在杜洛周、葛荣手下都呆过,熟人不少,此时趁机于阵前招降了葛荣军中七个王和一万多人的军队。尔朱荣军事政治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高欢展开政治攻势,另一方面他亲自陷阵力战,率骑兵突破穿透葛荣的大阵,又从后返击,葛荣军大败,他本人于阵前被生擒,尔朱荣把他装入囚车送往洛阳处死。
广安王朝
广安王朝(526年九月―528年九月)是北魏时期起义军首领葛荣的年号,广安王朝自526年葛荣建立齐国至528年兵败被杀共历一帝三年。
广安元年二年三年公元526年527年528年干支丙午丁未戊申历史评价
葛荣在乱世中率众起义,反抗统治者的压迫,也算一位乱世豪杰。起义作为他人生最辉煌的阶段,也只持续了三年多,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的人物,各种记载评论很少。有评论说,葛荣骄傲自大,虽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对胡汉矛盾的处理上,极其失败。在其部队中,普遍存在着鲜卑人“欺汉儿”的现象,攻克城池后,还习惯于搞屠杀,保持着野蛮的胡族风气。因此他虽然纵横河北,但得不到汉族世家豪强的支持,始终没能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最终难逃被剿灭的厄运。
史籍记载
《魏书》
《北史》 ?《北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