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明末清初)的个人简介
华夏 (1589―1647),字吉甫,又字嘿农,原籍定海(今?镇海),后迁鄞。明诸生,以恩贡入太学。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闰六月,他在宁波与?董志宁等6人,首谋抗清,时称“六狂生”。后推鄞人、进士?钱肃乐为首,共创大义。并奉钱命至定海劝说总兵?王之仁同起兵。鲁王监国于绍兴后,论倡义功,授兵部司务,寻晋职方主事,皆不受,请以布衣从军,后辞离。?浙东失后,清兵调闽,宁波守备稍虚。他以为机遇可乘,乞师舟山,明总兵?黄斌卿不应。旋因明侍郎?冯京第书泄牵连入狱,经?王家勤等人悉力营救出狱,仍参与抗清。终被捕,受严刑不屈死。著作颇多,乱后散佚,仅存《过宜言》、《对簿录》。今宁波江东区有华夏巷。
基本内容
华夏 (1589―1647),字吉甫,又字嘿农,原籍定海(今 镇海),后迁鄞。明诸生,以恩贡入太学。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闰六月,他在宁波与 董志宁等6人,首谋抗清,时称“六狂生”。后推鄞人、进士 钱肃乐为首,共创大义。并奉钱命至定海劝说总兵 王之仁同起兵。鲁王监国于绍兴后,论倡义功,授兵部司务,寻晋职方主事,皆不受,请以布衣从军,后辞离。 浙东失后,清兵调闽,宁波守备稍虚。他以为机遇可乘,乞师舟山,明总兵 黄斌卿不应。旋因明侍郎 冯京第书泄牵连入狱,经 王家勤等人悉力营救出狱,仍参与抗清。终被捕,受严刑不屈死。著作颇多,乱后散佚,仅存《过宜言》、《对簿录》。今宁波江东区有华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