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锦章的个人简介
纪锦章,河北省乐亭县人,襄陵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襄陵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第一任特派员、阎锡山政权时期的抗日县长,也是襄陵县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襄陵县人民武装、抗日政权的奠基人。基本内容
1937年7月20日,纪锦章受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和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的派遣,从省城来到襄陵,担任襄陵县牺盟会的特派员。纪锦章到襄陵后,首先对县牺盟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整顿和改组。以他本人为主,组成了县牺盟会新的领导班子。1937年冬,纪锦章在县牺盟会举办了抗日积极分子训练班,对骨干分子培训后,把他们分配到各区和编村,担任秘书和政治教官,层层建立健全了牺盟组织。牺盟会员发展很快,到1938年初,全县有牺盟会员1万多人。1937年10月,经过纪锦章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中国共产党襄陵县委员会在县城南寺成立,受临汾中心县委领导。郭寿天担任县委书记,纪锦章、郭兆瑛、李溪林为委员。1937年9月,阎锡山发布了省、县、区、村各级成立“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的组织法命令。纪锦章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了襄陵县动委会,旧县长任主任委员,纪锦章任副主任委员。在组织不脱产自卫队的基础上,建立了襄陵县第一支抗日武装―襄陵县人民武装自卫队。不久又组建襄陵人民武装自卫总队第二中队。1938年3月5日,纪锦章在黄崖村召开了军民抗日动员大会,宣布将自卫队、警察局、动工队合编为襄陵人民武装抗日游击支队。纪锦章任支队长,王浮萍(共产党员)任副支队长,下辖两个中队250余人。支队成立后,立即投入抗日战斗。1938年10月,纪锦章领导的游击支队改编为山西政治保卫第二支队。1939年5月,山西政治保卫第二支队改编为山西新军二一三旅,仍活动在襄陵一带,坚持游击斗争,先后同敌人进行了近百次的战斗。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了以消灭新军和共产党为目的的“晋西事变”,襄陵抗日县政府遭到破坏,纪锦章率领身份公开的干部,随二一三旅,东渡汾河,向太岳根据地转移,参加了解放全国的战斗行列。1985年纪锦章离休,离休前是广州市的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