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环的个人简介
胡炳环,男,1942年1月生于福建仙游,1964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化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化学与材料学院原院长、现任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优秀专家,省优秀教师,我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个人履历
1996年2月-1999年6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专业 (博士学位)
1988年9月-1993年7月: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 (在职硕士学位)
1981年9月-1985年7月:新疆农业大学生物系生物专业 (学士学位)
2002 年 12月-至今: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1 年 5月- 2002 年 12月: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997年 5月- 2001 年 5月: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
1985年10月-1995年12月: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所获奖励
1. 2005 年:深圳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深圳市科学技术局)
2. 2004 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
华南农大教学成果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
3. 2000年:华南农大教学成果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
4. 1999年: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人民政府)
新疆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人民政府)
5. 1995年:新疆省级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新疆科协)
新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成果鉴定号95094,新疆科委)
参加的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植物学会会员、广东省草业与环境协会理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编委会委员
华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植物系统与演化:被子植物分类与系统演化(重点禾本科、苜蓿属植物分类与系统演化)
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区系特征成分及地带性分化、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区系特点
植物资源与鉴评:广东省野生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评价、新疆极端环境植物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评价、天山野果林资源综合研究
生物资源与环境评估:城市生态公园、植物园生物资源与环境评估
胡炳环男,1964年11月生,河北省武清县人。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生物专业,获农学学士;1993年于西北大学植物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职获中山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5-1997年曾任新疆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从教13年,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主要从事系统进化植物学和农作物与牧草资源调查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基金项目“新疆短命植物研究”和主持中农院项目“苜蓿属分类与细胞学研究”,1995年分获新疆省级科研成果登记证书;参加英国Macarthur基金项目“内亚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研究”(新疆区)获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合作撰写《中国苜蓿》、《新疆植物志》等6部专著;发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多样性分析”、“新疆小麦族植物物系统研究”等科学论文38篇,其中7篇获省级优秀论文奖。共发表植物新种35个。胡炳环,男,1942年1月出生,福建仙游人,1964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化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化学与材料学院原院长、现任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优秀专家,省优秀教师,我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高分子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已完成15项部委、省级鉴定成果,并多次获奖。主持的"漆酚钛螯合高聚物防腐涂料"属国内外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复印墨粉专用色素炭黑的研制"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获2006年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参与出版编著3部,培养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研究生多名。承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和2001年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会议。长期从事以中国生漆为主的天然高分子领域研究,研制成功具有优异耐强酸、强碱、高温的重防腐涂料,在新材料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多项科研成果已在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先进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和教育部博士基金和省重点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