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守本的个人简介
韩守本(1903-1937)号孝生,化名富靖华、韩玉君、韩绍文,吉林扶余人,祖籍山东即墨,出生于扶余县韩家磨坊(现名八家子村)后迁至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牛份格村(现名努很格勒)落户,家有二弟(韩守奎、韩守义)二妹(韩守茹、韩克),他与父亲韩尊一和他的二个弟弟一起参加革命。人物简介
1921年,高小毕业在 大洼屯任小学教员二年。1924年春,插班考入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文科班(校址在长春)。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发起组织长春各校学生代表开会,成立长春学生联合会,开展反日活动。学潮运动后,他被学校开除。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926年9月,参加了筹备国民党长春市党部工作。10月,中共长春特别支部成立,任特支书记。以长春通讯站、二师通讯站为基础,成立中共长春支部,为负责人。1926年11月,任吉林省国民党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负责印刷和散发革命刊物《关外》。1927年2月,他与赵尚志等筹备建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因刻国民党吉林省委印章与赵尚志同时被捕入吉林第一监狱监狱。1929年5月20日被释放,回家仅半月,就来哈尔滨找党的组织,通过金伯阳与市委接上关系。1930年8月,他与张有仁等参加领导了中东路工人运动。后又被委派组织领导反帝大同盟工作。1930年,参加第三国际代表大会回国后,于8月在哈尔滨被东省特别区警察管理处逮捕,在押往吉林途中跳车逃脱。不久,又回哈尔滨,通过高庆有介绍参加了国际情报组织,与邵文俊装扮为夫妻,租住铁工街20号。又在南岗邮政总局租订20号信箱,用以收取由各地寄来的信件。1931年3月16日再次遭到逮捕,"九一八"事变后获释。以后继续从事国际情报工作,其父亲、弟弟、爱人均参加了这项工作,全家搬到 瑷珲,日军占领瑷珲后,又搬迁至海参崴。1937年苏联肃反扩大化,他被秘密处死。
革命历程
在吉林省长春市档案馆的展览室中,有一个老式的牛 皮箱格外引人注目。箱子的四角已经磨损,箱面也已褪色,显得十分破旧。箱子的主人就是中共长春党组织的创始人,也是吉林省第一个直属党中央的组织――中共长春特支的第一任书记韩守本同志。在建党9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这个见证了韩守本同志革命活动的皮箱,更让人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时间的长河,冲淡了人们的许多记忆,现在提起韩守本这个名字,人们已不太知晓,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长春,韩守本是一个让反动当局胆战心惊的人物。当时的长春,正处于奉系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中国的出路在哪?一批思想进步的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奋起与反动当局抗争,年轻的韩守本便是其中之一。1924年春,韩守本插班考入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在进步教师恽代贤、刘旷达等人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等思想,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韩守本等进步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发起组织长春学生联合会,领导长春各校学生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同年韩守本在共产党员张锦春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加了党在长春的第一个通讯站――二道沟通讯站的革命活动。此后,党组织又派他在第二师范学校建立了另一个党的通讯站,组织和指导学生运动。为更好地宣传、动员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1925年暑假过后,韩守本和部分教师、学生创办了《吉林二师周刊》,抨击时政,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吉林二师周刊》也因此被进步人士誉为“东省刊物明灯”。为建立和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韩守本、张锦春等共产党员根据中共北满地委的指示,于1926年8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春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长春支部(后改为中共长春特支),韩守本被任命为支部书记。中共长春支部的成立,推动了长春革命运动的发展。尤其是省立二师的学生运动,在韩守本等人的领导下,更加深入地开展起来,成为东北学生运动的“大本营”。
韩守本等人的革命活动使反动当局极为惊恐,视其为 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罗织罪名抓捕他们。据档案记载,1926年10月22日,警察在搜查长春南大街福文印书局时,搜出“赤化”印刷品《关外》出版物一千多本及《国民党党员登记证》10盒400多枚,并逮捕了前来领取这些印刷品的二师学生宋克恭。经审讯,宋供出韩守本等人,于是一张罪恶的网迅速张开。由于此前韩守本已得到情报安全转移,警察在学生宿舍搜查了三天,失望而归。10月22日,长春反动当局以“关于破获韩守本、宋克恭印刷鼓动革命材料”的罪名,呈报东北最高反动当局,并下令“拿韩守本交宪兵队解省”。韩守本曾与哈尔滨日报署名铁牛的人通过信,因此警察怀疑韩守本藏匿在哈尔滨日报社。10月29日,哈尔滨警察局到报社搜捕,但一无所获。虽然反动当局的抓捕一时没有得逞,但并未善罢甘休,一直在秘密追捕韩守本等共产党员。
1926年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此时韩守本正在长春担任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和秘书工作。为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韩守本等人奔赴于长春、吉林两地。1926年10月,首先组建了国民党长春市党部。次年2月又组建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当时称霸东北的奉系军阀当局,不仅容不下共产党,就连国民党的活动也处于地下。由于韩守本等人在“满铁”附属地一家刻字店刻了一枚国民党党部印章,被日本刻字店老板告密。1927年3月2日下午,长春警察厅协助驻长宪兵队,搜查了长春头道沟民户张日新的家,搜出国民党吉林党部印信两颗,镌有韩守本三字的铜印一颗和一些“赤化”宣传品。正搜查间,韩守本出现在张家门外,询问张日新是否在家。由于一年前因宋克恭一案,搜捕的警察中有人见过韩守本,便谎称张日新在家,于是韩守本走进张家,随即被捕。由于案情重大,3月3日,韩守本和一同被捕的赵尚志被押送省城吉林,关进监狱。在狱中,韩守本、赵尚志不畏酷刑,坚贞不屈,始终未暴露其共产党员身份。后来二人被解往南京关押。由于他们一口咬定是因“国民党案”被捕,1929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释放。韩守本在狱中备受摧残,身体十分虚弱,但他的革命意志却更加坚定了。1930年3月,韩守本回到长春,先后以教员和记者等身份做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8月初,东省特别区第二区警察总署以“鼓动工学风潮”的罪名再次逮捕了韩守本。8月4日在被警察押送辽宁受审途中,韩守本跳车机智逃脱,又一次被迫离开长春。
离开长春后,韩守本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去苏联工作。1937年苏联肃反扩大化,韩守本惨遭杀害,当时年仅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