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娄斯的个人简介
戴维?格娄斯(英语:David Jonathan Gross,1941年2月19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凯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他受业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杰弗里?丘教授。
在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期间,他和他的学生弗朗克?韦尔切克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中的渐近自由,由此他们与休?波利策一同分享了200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他致力于弦理论的研究。他和杰弗里?哈维,爱弥尔?马提尼克,莱恩?罗姆建立的杂交弦理论是第一次弦论革命期间的经典文献。它开创了弦理论应用于粒子物理唯象学研究的先声。
简介
戴维?格娄斯(英语:David Jonathan Gross,1941年2月19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凯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他受业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杰弗里?丘教授。
在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期间,他和他的学生弗朗克?韦尔切克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中的渐近自由,由此他们与休?波利策一同分享了200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他致力于弦理论的研究。他和杰弗里?哈维,爱弥尔?马提尼克,莱恩?罗姆建立的杂交弦理论是第一次弦论革命期间的经典文献。它开创了弦理论应用于粒子物理唯象学研究的先声。
主要研究成果
弦理论弦理论,又称弦论,是发展中理论物理学的一支,结合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为万有理论。弦理论用一段段“能量弦线”作最基本单位以说明宇宙里所有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及夸克都由这一维的“能量线”所组成。
较早时期所建立的粒子学说则是认为所有物质是由零维的点粒子所组成,也是目前广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释和预测相当多的物理现象和问题,但是此理论所根据的粒子模型却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比较起来,弦理论的基础是波动模型,因此能够避开前一种理论所遇到的问题。更深的弦理论学说不只是描述弦状物体,还包含了点状、薄膜状物体,更高维度的空间,甚至平行宇宙。弦理论目前尚未能做出可以实验验证的准确预测。
渐近自由在物理学中,渐近自由是某些规范场论的性质,在能量尺度变得任意大的时候,或等效地,距离尺度变得任意小(即最近距离)的时候,渐近自由会使得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得任意地弱。
渐近自由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一项特性,量子色动力学乃描述夸克和胶子间的核相互作用,而这两种粒子是组成核物质的基本构成部分。在高能量时,夸克与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因此可以通过粒子物理学中的,深度非线性散射的截面DGLAP方程(描述QCD的演化方程),来进行摄动计算;低能量时会进行强相互作用,来防止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如质子及中子)或介子(由两个夸克组成,如π介子)分体,这些都是核物质内的复合粒子。
渐近自由的发现者为弗朗克?韦尔切克、戴维?格娄斯和休?波利策,他们在2004年因这项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