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建的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现在河南南阳理工学院生化工程学院工作。任食品教研室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食品协会理事。
个人简介
侯振建,男,生于1957年4月,硕士,博士(在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调酒。
学习经历
1978年3月至1981年3月,在河南南阳师院化学系学习。
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系生化专业学习。
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河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1994年9月1997年5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5年9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保健食品。
工作简历
1987年以来,在河南南阳理工学院任教。
讲授过的主要课程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工艺学等。
所负责的食品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食品专业专科生发表论文47篇,其中39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曾多次被《中国食品报》、《南阳理工学院报》综合报道,并多次获奖。
个人荣誉
2003年5月,获河南省社科联“创新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6月,获中共南阳理工学院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2年3月,获南阳理工学院“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3年3月,获南阳理工学院“教学优秀”一等奖。
2003年3月,获南阳理工学院“优秀学生工作者”称号。
2003年7月,获中共南阳理工学院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3年12月,论文“标本兼治,转变学风”获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4年3月,获南阳理工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6年4月,获“河南省食品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6年5月,获“河南省文明教师”称号。
2007年6月,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2008年,南阳市科技拔尖人才。
发表论文
近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7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主要有:
从马尾藻中提取高粘度海藻酸钠.海洋科学,1997,5:18-19
有机化学知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997全国生物学教研会二等奖
酶法提取马尾藻硫酸多糖的研究.中国海洋药物,1997,2:10-12
保健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化学教育,1998,1:1-3
亨氏马尾藻硫酸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海洋科学,1998,3:63-64
论啤酒修饰.酿酒,2000,5 (CA收录 2001.4.16)
食品中的有害化学成份.化学教育,2000,7/8,1
马尾藻海藻酸钠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食品科学,2001,5:95
马尾藻海藻酸钠漂白的研究.海洋科学,2001,5:10
黑小麦乳酸饮料的开发.饮料工业,2002,2.
硅胶吸附法干燥花粉的研究.蜜蜂杂志,2002,10.
不含溴酸钾的面包改良剂的研制.食品工业科技,2002,10.
焦糖色素测定新方法的研究.食品科学,2002,11.
全液态法生产低度乳酸黄酒.酿酒,2003,2.
酸奶冰淇淋的配方及工艺条件.食品与机械,2003.12.
生料法酿造黄酒的初步研究. 酿酒,2004,2.
活性花粉酒的研制. 酿酒,2004,3.
个人著作
独著《食品添加剂及其应用技术》,86万字,2004年9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曾三次重印。从2007年2月13日开始,该著作主要内容在《中国食品报》食品添加剂专刊上连载。
研究课题
主持研究课题三项。主持完成了“蜂花粉加工保藏新技术的研究”,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技术鉴定,鉴定结论:国内领先。该项目已投入工业生产。
“从马尾藻中提取高黏度海藻酸钠”,1999年11月,获南阳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论啤酒修饰”, 2003年7月,获河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啤酒修饰技术、保健酒以及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处于国内较先进的水平。
从教生涯
从教20多年来,侯老师一直革新践行,明德育人;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把自己最大的快乐和幸福都给了他热爱的学生们,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唯以及此,真的风范!
个人贡献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香精生产中的应用
介绍了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氧化剂、着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增稠剂、食品加工助剂、变性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等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热反应香精、粉末香精、乳化香精和其他香精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了香精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执行GB2760-2007的关系,指出食品添加剂在香精中的应用应视为食品添加剂的复配,应该注意避免因香精中添加剂剂量过多,导致食品中添加剂含量超标。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研究、多样化、天然化、复配使用等。
农产品与食品安全
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安全状况及存在问题,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仓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批发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就加强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提出建议,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及时更新是食品安全控制的法律保障;完善对源头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产品市场准入、标志、追踪溯源和召回制度是食品安全控制的需要;独立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是食品安全控制的外在保障;媒体的正面宣传和消费者控制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
评价
作为食品专业的负责人和食品添加剂行业中的重量级人物,南阳理工学院侯振建教授已经和他的同事一起连续多年创下食品专业毕业100%就业率的奇迹。“学生是我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是我生命、事业的延续,帮助别人可以让我获得愉悦。”采访中,侯振建的真情溢于言表。
创新计划变为神奇渡船
与国内著名高校的食品专业相比,南阳理工学院的食品专业名不见经传,就业的严峻形势更是让这个冷门专业面临着被砍掉的尴尬局面。“不能看着我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只能开饭馆、推三轮。那样的话,我对不起他们。”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侯振建通过大量调研论证后,决定在他负责的食品专业尝试启动一场“创新计划”教学变革。这场变革的目标是“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在确保就业率接近100%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创新计划犹如一纸军令状,使侯振建和食品专业的老师们没有了退路,只有冒着危险过河。创新计划从2000年秋季开始正式实施,侯振建认为,实施这个创新计划的目的是,不但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要提高毕业生在本行业的就业率,还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在关键技术岗位上的就业率。他提倡对学生不仅要“教到”,更要“教会”,让学生基本技能与整体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一次,侯振建带领学生到河南天冠集团南阳酒精厂实训,经过8个小时的爬上爬下,学生都已累得四肢乏力,坐在草坪上不肯再动弹一下。这时,侯老师招呼大家说:“再去看看吧,糖化车间看得不够仔细。”说完就带头向糖化车间走去。望着侯老师的背影,学生们脸红了,纷纷站起来跟随侯老师进入糖化车间。
就这样,通过几年的努力,创新计划结出了丰硕成果:不仅学风大大转变,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幅度提升。实施创新计划的首届毕业生毕业当年就有4篇毕业论文成果技术成熟,具备工业生产条件,在当地一家酿造厂和一家馒头厂得到应用。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让该院毕业生在随后的就业对决中,成绩遥遥领先于名牌院校本科毕业生。如在苏州一家公司举行的两次专业测试中,前3名皆为南阳理工学院毕业生,成绩排在了其他5所名牌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前面,令公司上下极为震惊。
“我的教改理念进行了三次升级:第一次升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本行业技术岗位上的就业率;第二次升级是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次升级是找准人才需求空档调整专业方向,提高毕业生在关键技术岗位上的就业率。”侯振建这样向记者讲述。
侯振建实施的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的综合教学改革,历经三次升级,“风景这边独好”的喜人局面不断出现。几年来,该专业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达37篇,毕业生就业率皆为100%,且都在本行业技术岗位上就业,其教改成果曾两次被《中国食品报》报道,他本人也获得了河南省社科联创新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创新计划如同神奇的渡船把南阳理工学院食品专业的学生从校园成功地引渡到了社会。实际上,创新计划拓展了一片新的教育天地,它的成功展示了一种新的教育途径。它是神奇的,也是平凡的,神奇和平凡皆来自于侯振建与同事的倾力奉献及学生的勤勉刻苦。
学生就业成为最大牵挂
“为香精香料专业毕业生求职――
侯振建教授拜求同仁支持我的学生就业。南阳理工学院现有食品专业(香精香料方向)45名专科毕业生,学生学习香精(甜味、肉味、酒等)和食品添加剂等20余门课程,2008年元月就业。毕业生适合做调香师助理或应用工程师助理……”
2007年12月27日,中国食品论坛上“hzhj7999”网友贴出的上述帖子,在论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侯老师真有创意……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名为“咖啡”的网友留言说。
“楼主你好,看到您这样为学生着想,非常感动,方便的话可以将江西籍和湖南籍学生的简历发给我。”
“感谢侯教授,在此向侯老师道一声:您辛苦了!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 ……论坛跟帖异常火暴。“hzhj7999”是侯振建教授注册的ID。
就业质量好和工作难找是相伴相随的,侯振建往往提前半年就推销食品专业的毕业生。2007年11月初,侯老师不顾教授的身份,在广州大型食品展会的摊位上散发写有学院食品专业和学生情况介绍的资料。
青岛众凯香料公司的王名伟经理目睹了侯老师在招聘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后,忍不住向侯老师提出批评:“你在培养学生上下工夫就足够了,为毕业生就业这么操心,管得太多了。”
有一次,侯振建到郑州出差,无意中碰到苏州禾田香精香料公司经理,了解到该公司颇具实力和发展潜力,便多次与该公司经理联系,推荐自己的学生,最终以真诚打动了他。翌年6月,该公司经理亲赴学院,进行现场招聘,原准备录用两三个毕业生,最后有17名学生参加了面试,被录用了7人。
为帮助学生就业,侯振建还亲自向用人单位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和纸质信件、在食品论坛上发帖,期待有单位能录用他的学生。他说:“学生自己打电话求职,很可能用人单位会不理睬,但我是教授,可能人家就会给些面子。”
“本人来自于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我院开设的食品专业方向有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学生2008年12月可陆续就业。其中香精香料专业本专科毕业生128名,食品添加剂与配料方向本专科毕业生55名,毕业生适合从事调香师助理、生产应用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恳请各位同仁能帮助我的学生就业,在此我代表我的学生向大家表示感谢!”2008年11月5日至7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八届食品添加剂配料展览会上,被特邀参加大会的侯振建教授,作学术报告的开场白是先用两分钟时间介绍他的学生所学专业和课程及适合从事的工作。
感动于侯老师推荐毕业生之举,《中国食品报》编辑谢玲表示,南阳理工学院新开设的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与配料专业方向,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愿意刊发新闻推介该院毕业生。业内著名网站《食品伙伴网》总经理李远钊、《中国食品人才网》经理刘永平也被侯老师情系学生的精神所感动,表示要免费在网站上开设专题,向各食品企业推介该院毕业生。还有数家企业表示,愿意接收该院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