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燕如的个人简介
韩燕如,1913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民间文学搜集家。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首届文学研究班。1933年参加反帝大同盟从事抗日宣传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以宣传赤化罪名判刑,1936年刑满出狱,1937年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右玉县牺盟会特派员,中共岢岚、雁北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右南县委宣传部部长,右南县抗联主任,中共右玉县委城工部部长,绥远集字中学教导主任。简介
笔 名: 伦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13/05 民 族: 汉族
概况
建国后,历任包头市文教局副局长。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三届理事和内蒙古分会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诗集《山歌有余韵》、《采风札记》,诗歌《谁说我们是一钱不值的工匠》、《架起太平洋的肉桥》、《夜航曲》、《黄山情韵》、《互歉》等。采编《爬山歌选》(3集)获全国第二届民间文学作品荣誉奖,诗歌《谁能画尽这蓝旗的风流韵》获1981年内蒙古诗歌创作一等奖,专著《爬山歌论稿》(合作)获内蒙古首届索龙嘎一等奖。
个人成就
韩燕如青年时代即步入爱国者的伟大行列。这是有良心的中国人必走之路,为无廉耻的投机者所不齿。眼看着日寇从古北口、喜峰口、冷口蜂拥而来,坦克的履带压在中华民族的脊梁上,青年学子谁还能躲进书斋附庸风雅?他于1933年即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奔走呼号,以诗歌为武器进行战斗。也曾做过幼稚而激进的往警察脊背上贴标语的事吧,那不过是整个抗日宣传工作中的小小插曲,主要是那救亡图强的冲天拔地之气发而为诗歌。 救亡歌声不是孤立的,它汇入了《义勇军进行曲》、《洪波曲》之中。 当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有着革命新诗歌运动的团体――“塞原社”。这一批进步诗人受到“左联”的影响,在“中国诗歌会”的直接推动下,引吭高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对那些钻进象牙之塔吟风弄月朦胧诡幻之作不屑一顾;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举起自己的拳头发出声声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