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海(教授)

时间:2024-02-20 22:24:42编辑:小简

韩俊海(教授)的个人简介

韩俊海,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江苏省金湖县人。1999年及2004年分别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4年7月-2008年8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从事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8年8月受聘东南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开始任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20年开始任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5年9月 - 1999年月,本科,生物化学专业,南京大学;

1999年9月 - 2004年7月,硕博连读,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南京大学;

2004年7月 - 2008年8月,博士后,神经生物学,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2008年8月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韩俊海教授2008年入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开始任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

神经环路形成机制及神经环路信号传导研究

人脑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它们相互连接形成各种各样的神经环路。特定的神经环路行使一定的功能。人们对于神经环路形成机制及特定的行为所对应的神经环路尚不清楚,对于多条神经环路中的信息如何整合机制更不清楚。本实验室以果蝇为模式动物,运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电生理学及行为学研究视觉及睡眠的神经环路形成机制及其信息整合机制。

神经生物学

从美国回来的他带领着“神经信号传递”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神经环路方面的研究,希望通过这些果蝇,解开人类睡眠的“秘密”。

2004年,韩俊海去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训练,所在的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位于美国东北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常常让人感觉随时都会冻起来。韩俊海每天早上7点多钟就出门,徒步到实验室,晚上很晚才回来。因为生物实验的连续性,有时候夜里一两点,他都得从家再赶到实验室,采集数据。

研究成果

近期代表性论文

1. Wan D, Zhang ZC, Zhang X, Li Q,Han J*(2015). X chromosome-linke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rotein PQBP1 associates with and regulates the translation of specific mRNAs.Hum Mol Genet. 24:4599-614

2. Li T, Tan Y, Li Q, Chen H, Lv H, Xie W,Han J*(2015). The Neurexin-NSF interaction regulates short-term synaptic depression.J Biol Chem.290:17656-67. (Cover Story).

3. Hu W, Wang T, Wang X, andHan J*(2015). Ih Channels Control Feedback Regulation from Amacrine Cells to Photoreceptors.PLos Biology.13:e1002115.

4. Li Y, Zhou Z, Zhang X, Tong H, Li P, Zhang ZC, Jia Z, Xie W*,Han J*(2013). Drosophila Neuroligin 4 Regulates Sleep through Modulating GABA Transmission.J Neurosci.33:15545-54.

5. Tian Y, Li T, Sun M, Wan D, Li Q, Li P, Zhang Z,Han J*, Wei Xie* (2013). Neurexin Regulates Visual Function via Mediating Retinoid Transport to Promote Rhodopsin Maturation.Neuron77: 311-322.

6. Hu W, Wan D, Yu X, Cao J, Guo P, Li HS,Han J*(2012). Protein Gq modulates termination of phototransduction and prevents retinal degeneration.J Biol Chem287:13911-8.

7. Cao J, Li Y, Xia W, Reddig K, Hu W, Xie W, Li HS*,Han J*(2011). A Drosophila metallophosphoesterase mediates deglycosylation of rhodopsin.EMBO J30: 3701-13.

8.Han J, Reddig K and Li HS*(2007). Prolonged Gq activity triggers fly rhodopsin endocytosis and degradation and reduces photoreceptor sensitivity.EMBO J26:4966-73.

9.Han J, Gong P, Reddig K, Mitra M, Guo P and Li HS*(2006). The fly CAMTA transcription factor potentiates deactivation of the G protein-coupled light receptor rhodopsin.Cell127: 847-858.

上一篇:胡媚娘

下一篇:洪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