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于意

时间:2024-02-20 12:33:16编辑:小简

何于意的个人简介

何于意(约公元前205―前140年)西汉初著名医学家。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文帝时,他曾任齐太仓令,故称“仓公”。

简介

何于意自幼家道贫寒,但非常爱好医学。青年时代的何于意秉性正直,不愿交结权贵,又不会奉迎上司,为官不久就辞职从医。他在行医期间,因热情为百姓服务,不巴结达官贵人,而得罪了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一次一个富商的妻子生了病,吃了何于意的药后,病情不见好转,几天后竟死去了。这位富商仗势向官府告发了他。文帝四年何于意被判处肉刑。他的五女缇萦闻讯上书文帝,愿以身替父赎罪,由此感动了文帝,何于意得以免刑。从此,他专心致志地从事医学研究,为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贡献

何于意在医学上最伟大的贡献是创立了“诊籍”。诊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病历。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与扁鹊合并立传,称《扁鹊仓公列传》,说他为提高医术,到处访师寻友,先从淄川唐里名医公孙光学医,后又从临淄元里名医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仅3年时间,医术就有了很大进步。当时,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等都曾请他进府做侍医,他都拒辞不受,集中全部精力钻研医学。

何于意为百姓行医看病非常认真。他对每位患者的治疗都记有诊籍。他写的《诊籍》,记录了诊治疾病的经验,但现都已经失传,现存的只有《史记》中记载的25例医案。其中有妇女病例、小儿病例等。这些诊籍对患者的姓名、住址、职业、病症状、脉象、病名、疹断、病理、治疗方式和预后推断及效果等等,均有详细记载。何于意创立的诊籍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而且比西方诊籍的创立早数百年之久。

上一篇:华中一

下一篇:冀如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