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绍斌

时间:2024-02-20 04:24:10编辑:小简

桂绍斌的个人简介

桂绍彬将军(1916―) 安徽省六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桂绍彬是安徽六安魏家村人。2014年1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人物生平

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十五团营部书记,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二一八团营部书记,第二一七团政治部秘书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部秘书长。1937年9月起,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司令部政治指导员,第七七二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第三八六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1年12月,任太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5年7月起,历任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第六十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川西军区副政治委员。1950年9月,任海军航空学校政治委员。1954年5月,任中南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2年6月,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二政治委员。1970年12月,任海军第三研究院政治委员。1983年8月,任海军顾问。

生平经历

1916年1月26日,桂绍彬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魏家村。

1930年,桂绍彬参加了农民协会。

1931年,担任村苏维埃秘书。

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少共区委组织部干事。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4年,2月,由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十五团营部书记,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一八团营部书记,第二七一团政治处秘书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部秘书长。参加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新集、王桥铺战斗和王曲镇战斗、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和长征。

到达陕北后,参加山城堡战斗。

抗日战争期间

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司令部政治指导员,第七七二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

参加广阳、神头岭、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作战和百团大战、晋家山战役。

1941年5月至12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

1942年4月至1943年9月,任八路军太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被太岳军区授予“模范干部”称号。

1943年10月,到延安,人中共中央党校一部第一支部学习。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至1947年4月,任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7年8月至1948年5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

1948年5月至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野战第一兵团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

1949年2月至3月,任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第六十军政治部主任。

参加上党、运城、临汾、晋中、太原、扶眉、秦岭和进军西南等战役战斗。

1949年4月,任第十八兵团第六十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党委常委(至1950年3月)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1月至3月,任军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50年1月至1952年7月,任成都警备司令部副政治委员。

1950年4月至11月,任川西军区第二副政治委员、中共成都市委委员(至1951年1月)。6月至12月任川西军区党委常务委员。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学校政治委员。

1954年,任中南军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同年6月至1962年8月任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1954年6月至1957年2月兼任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

1956年4月至1960年7月,任南海舰队党委常委。

1960年,7月起,任党委第三书记。8月起任南海舰队党委党的监察委员会书记。

1962年6月至1968年5月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二政治委员。

1970年12月,任海军第三研究院政治委员。

1983年8月至1985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顾问。

桂绍彬故事

6月1日上午,我在海军大院采访了97岁的老红军桂绍彬。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桂绍彬身着蓝色将军服的照片,多宝格中陈列的海石花、白珊瑚、海螺,记载着桂老与海军的情缘。

桂绍彬的家乡安徽省六安,是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讲到参军,桂老说起“六霍暴动”。 1929年11月,正当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鄂豫皖边区组织发动六霍(安徽六安、河南霍山)武装起义一触即发之际,7日晚,六安独山镇三区二乡农协会秘书何寿全和两名女农协会员被捕并被搜去农协会花名册。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决定提前暴动。8日拂晓,独山镇周围15个乡的近万名农民,手持大刀、长矛、钢锥、土枪等从四面八方涌向独山镇,将敌魏祝三民团驻地马氏祠团团围住,打死两名哨兵并夺下枪支,敌人慑于起义群众的声威,被迫释放了何寿全等人并交出花名册。被围之敌见起义农民越来越多、愈战愈勇,顿觉困守无望,遂纵火焚烧民房,乘机逃窜。起义队伍占领了独山镇。六霍地区农民武装斗争进入高潮。 六霍起义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是鄂豫皖边区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红33师成立后,在红32师的支援配合下,积极开展游击战,建成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苏区。六霍起义创建的红军和苏区,成为后来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组成部分。

桂老说:“红32师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1930,我参加了农民协会,31年,村里建立苏维埃,我当了秘书。不久,红军撤走,我被u2018红枪会u2019抓走,关了7天,被岳父(还未结婚),保出来。32年加入共青团,任区委组织部干事。5月,参加红军,在独立15团3营营部当书记。”

“天天行军作战,最疲劳的是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四川转移这段,国民党军围追堵截、飞机轰炸,我们白天宿营隐蔽,晚上行军。白天休息不好,晚上行军非常疲劳,走着走着就睡着了,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

桂老和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一样,长征中三过草地,两过雪山。他说:“就数最后一次过草地最困难,藏区,三过草地,粮食很难找到,吃草根、吃树皮、吃皮、马杀了,能吃的都吃了,冷、饿。病的、弱的,倒下了,尸体到处都有。”

抗日战争时,他在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772团任职,参加了386旅在广阳、神头岭、响堂铺打的几个漂亮仗。

谈到延安党的“七大”,桂老非常自豪。他光荣地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的成员出席党“七大”。

解放后,桂老长期在海军工作。他的秘书杨永伟同志告诉我,他在南海舰队任职期间,一次带领军舰出航,在公海上与美军大舰遭遇,他指挥军舰不避不让,按既定航线航行,与美舰对头擦舰而过,展示了我军的尊严。

上一篇:黄竣峰

下一篇:胡进(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