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彬的个人简介
郭长彬,男,1968年4月出生,河北省曲周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主要荣誉
2004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获 药物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到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工作,现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本科生“有机化学”、“波谱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和研究生“药物化学”、“波谱解析”等课程。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艾滋病新药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1项,已经完成横向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科研方向
有机合成;药物设计与合成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创新药物化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糖尿病药物和艾滋病药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在药物设计上采用传统药物设计与基于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也开展药物合成工艺、有机合成反应和杂环化学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工作简历
1987-1991年,在 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1-1998年,在邯郸市诊断试剂厂工作,期间担任车间主任。
1998-2001年在 沈阳药科大学获药物化学硕士学位,师从宋宏锐教授。
2001-2004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师从郭宗儒教授。
2004-2006年在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师从李松教授。
2006年至今在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工作。
2008-2009年期间到 维也纳大学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2009年7月任化学系教学副主任。
教学工作
现承担《有机化学》、《波谱解析》、《波谱化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本科生必修课《波谱化学》课程建设项目和研究生《波谱解析》课程的网络课堂建设项目。参加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已经顺利结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
科研方向
一、药物设计与合成。开展创新药物化学研究,针对引发疾病的生物大分子靶标,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和构效关系研究设计新的目标化合物分子,经多步有机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经过体外和体内生物活性试验评价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再对活性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多轮优化,目标是发现可以作为候选药物进行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新化学实体,为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奠定基础。
在该方向开展了三个研究领域,第一,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磷脂转移蛋白(PLTP)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研究,项目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发现活性较高的化合物,申请了发明专利;第二,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葡萄糖激酶活化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已经发现新结构的活性化合物,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三,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主要研究逆转录酶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已经发现新结构的活性化合物,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有机合成研究主要开展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例如多组分反应、立体选择性反应、新催化剂等,也开展药物和有机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项目名称: 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PLTP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项目批准号:30873140。
2.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一项,项目名称:磷脂转移蛋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项目编号:20071D0501600227。
3.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项目一项,已经批准立项。
科研成果
Zhongliang Xu, Mingyu Ba, Hua Zhou, Yingli Caob, Chaojun Tang, Ying Yang, Ricai He, Yu Liang, Xuemei Zhang, Zhenzhong Li, Lihong Zhu, Ying Guo, Changbin Guo.2,4,5-Trisubstituted thiazole derivatives: A novel and potent class of non-nucleoside inhibitors of wild type and mutant HIV-1 reverse transcriptase.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Volume 85, 6 October 2014, Pages 27u201342
Changbin Guo and Wolfgang Holzer, 4,4u2019-[(2-Chlorophenyl)methylene]-bis-[1-phenyl-3- (trifluoromethyl)-1H-pyrazol-5-ol], 2009, M605, P1-4.
Wolfgang Holzer, Changbin Guo, and Karin Schalle, 3-Methyl-1-phenyl-1H-pyrazol-5-yl 2-Bromo-3-furancarboxylate, 2009, M603, P1-4.
杨学章,郭长彬,周化,唐朝军,二酮酸类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2009,19 (5),390-395.
朱荣芳,郭长彬,张亮亮,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2009,18(17),1625-1630.
张亮亮,郭长彬,郑晓霖,朱荣芳,杨学章,唐朝军,磺酰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2009,17(2),133-139.
李松,郭长彬,蒋宪成,肖军海,钟武, 2,4,5-三取代噻唑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1096363;世界专利公开号WO2008006257, 2008年1月获得专利公开.
郭长彬,李松,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进展, , 2007, 42 (3), 231-235.
郭长彬,郭彦伸,郭宗儒,肖景发,褚凤鸣,程桂芳,萘普生噻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环氧合酶-2抑制活性评价, , 2006, 64(15), 1559-1564.
Chang Bin GUO, Zhe Feng CAI, Zong Ru GUO?, Zhi Qiang FENG, Feng Ming CHU, Gui Fang CHENG, Design, synthesis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thiazole derivatives of ibuprofen as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 , 2006, 17(3), 325-328.
郭长彬,蔡哲峰, 冯君,邓伟,蒋毅,陆颖,郭宗儒,2-氨基-2-[2-(4-正辛基苯基)乙基]-1,3-丙二醇盐酸盐的合成工艺改进, , 2006, 16(1), 33-36.
郭长彬,陈晓红,易翔,郭宗儒,褚凤鸣,程桂芳,布洛芬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 , 2005, 63 (9), 841-848.
郭长彬,易翔,徐志斌,郭宗儒,COX抑制剂――氟比洛芬衍生物的作用方式及选择性研究, , 2003, 61 (10), 1653-1657.
Wenhui Hu, Zongru Guo,* Xiang Yi, Changbin Guo, Fengming Chu and Guifang Cheng, Discovery of 2-Phenyl-3-sulfonylphenyl-indole Derivatives as a New Class of Selective COX-2 Inhibitors. 2003, 11 (24), 5539-5544.
获奖情况
2008年获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优秀教案奖。
2008年获 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