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梦龄

时间:2024-02-16 22:47:27编辑:小简

郭梦龄的个人简介

郭梦龄(1795―1854年),字文与,号砚农,又号小房,山东潍县人。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历官陕西按察使、河南按察使、山西布政使,署山西巡抚。是明代户部尚书郭尚友的嫡孙。著有《自然草》。

生平简介

郭梦龄(1795―1854年),字文与,又字小房,号砚农。清 道光癸未进士。山东 潍县人。

郭梦龄出身于仕宦家庭。1825年(道光五年)任直隶龙门县知县。龙门县内有土豪5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人称“五虎”。梦龄到任后,将其就地伏法,以平民愤。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湖北农民起义军克 崇阳、 通城,攻通山、 蒲圻。时梦龄任湖北武黄同知,随从总督裕泰去蒲圻增援,收复崇阳、通城,俘首领锺人杰解京,因“功”受道光帝两次召见,赏戴花翎。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升任四川顺庆知府。该处为川北难治之地,梦龄到任后,励精图治,修补朱凤书院,振兴文教事业,深得人心。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调任甘肃兰州道按察使。该地少数民族起事,拘捕多人,总督林则徐命其复审,梦龄认为他们罪有可原,多数释放。林则徐疑其审判失误,查阅供词后,对他极为称许。

1851年( 咸丰元年)升任山西布政使,次年任山西巡抚。1853年(咸丰三年)回任布政使。八月,太平军攻占 垣曲、 绛县、 曲沃, 平阳告急。当时巡抚哈芬统兵驻泽州府,臬司郭用宾驻潞安,省城守军不多。梦龄以平阳为省城保障,急请巡抚派兵至平阳迎击,以阻太平军逼近省城,同时报请朝廷派大军增援。哈芬闻垣曲失守,拔营北去,声称去韩侯岭防堵,并令省城守军前往。梦龄上书朝廷,守兵无多,势难外调。上书不久,哈芬被撤职,命梦龄暂任巡抚。他自责前在布政使任内,黎城、潞城失守,请求处分,部批降级留用,后又自行检举,部批革职回乡。

1854年( 咸丰四年)病卒。

1856年( 咸丰六年)山西百姓公举入祀名宦祠。

另一同名者:烈士郭梦龄

郭梦龄(1915―1949),陕西 华县西甘村(在今下庙乡)人,革命烈士。中国共产党员,1949年被 张雅轩命令将郭梦龄活埋杀害。

郭梦龄生于 陕西西甘村,少时在三吴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指示,先后以第六保保队附、 国民党第一军谍报队队员等身份为掩护,搞情报,跑交通。曾与任宗砥、王德义、 刘永祥等人多次冒险劫持敌军盐车等货物,组织驮骡从下庙渭河码头护送过河,运往解放区。

1949年2月,为掌握和监视国民党驻华县的陕西省第二行政专署专员张雅轩的活动,郭梦龄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指派,打入张部,任二区专署独立大队二中队二分队队长。同年5月22日,华县和平解放前一天,张雅轩率部三百余人逃往南山,负隅顽抗。郭梦龄奉党组织之命跟随进山,以便待机配合解放军消灭这股残敌。国民党华县自卫团第一大队少校大队长王秉宏,在被送渭南管训期间,伺机潜逃南山,向张雅轩密告郭是共产党员。张雅轩命令将郭梦龄活埋杀害。

1956年10月,县人民委员会将郭梦龄遗骨从岭南移回,隆重安葬在他的家乡。

上一篇:何绍业

下一篇:何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