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莹的个人简介
黄梅莹,1950年7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内地女演员。1977年出演了首部电影《万水千山》。1979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91年凭借作品《渴望》获得首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最佳女配角奖。2005年凭借在《孔雀》中扮演母亲获得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2014年,主演青春励志电视剧《青年医生》。代表作品有:《万水千山》、《路漫漫》、《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等。人物档案
中文名:黄梅莹
外文名:Meiying Huang
性别: 女
星座: 巨蟹座
出生日期: 1950-07-07
出生地: 中国,上海
职业: 演员
家庭成员: 金鑫(夫)
imdb编号: nm1287505
人物简介
1950年黄梅莹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1972年考入总政歌舞团,主要工作是唱歌和报幕;1976年被借调到八一厂拍摄电影《万水千山》;1979年正式调入八一厂任演员。
黄梅莹的演艺道路走的并不算顺利,她初入影坛的三部电影,两部被禁止公映(《瞬间》和《苦恋》又名《太阳和人》),一部被中断拍摄(《星星欲晓》),虽然她的表演得到了行内人的肯定,却与走红始终无缘,直至1990年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渴望》的播出,才使这位“内部明星”家喻户晓。
2005年,她又因在《孔雀》中成功地扮演了母亲的角色而荣获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黄梅莹的爱人是著名演员金鑫,两人在拍摄影片《路漫漫》时相爱。
近几年较多地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早年经历
黄梅莹进入演艺界纯属偶然。1950年,黄梅莹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读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天,黄梅莹突然发现,“中队委员”的袖标丢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她匆忙跑到办公室去找老师说明情况,被上海徐汇区少年宫舞蹈队的一名老师看中,成为舞蹈队的一名队员。就这样开始接触了文艺。
一次,上影厂拍《霓虹灯下的哨兵》需要一批群众演员,姐姐带着黄梅莹去。她们的角色是欢迎解放军进城的群众。在片场,黄梅莹看到了著名演员陶玉玲。这是黄梅莹第一次接触拍电影。另有一天,黄梅莹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了影星秦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就因为这些,当一名演员的梦想渐渐地萌发了。
黄梅莹的家在徐汇区最有名的一条名街上,这条街上有很多著名的花园洋房。因为解放前爷爷是资本家,解放后公司合营,但全家依然居住在花园洋房里。书香门第,养尊处优,黄梅莹的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雅大方的气质。
爷爷于1965年去世,但随后到来的“文革”依然没有放过他们。他们被抄家,家被占领,全家被赶到一个房间里。奶奶被强制扫大街,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农村,而且被停发了工资。此时,一直养尊处优的母亲身患肺病、糖尿病,但她依然承担起抚养五个孩子的责任。她每天去里弄生产组要一些女红的活,拿回家来干。黄梅莹也渐渐懂事了,也帮着母亲干。“每次我们半夜醒来,母亲还在灯下绣花。因为积劳成疾,母亲65岁就去世了。”
黄梅莹的少女时代充满了恐惧。
那段时间,黄梅莹深夜经常被砸门声惊醒。一天,一群红卫兵破门而人,掀掉黄梅莹的被子,席卷了一些值钱的东西扬长而去。她的家一度被占用为“红卫兵清华大学联络站”,但恰恰因为如此,使他们全家免遭灭顶之灾。一次,红卫兵大肆扫荡,进入第一家,夫妻均已发疯。进入第二家黄梅莹家,看到“红卫兵清华大学联络站”后不敢造次;接着进入第三家,家里是一对老夫妻,红卫兵把那家的妻子关到壁橱里,而把丈夫拉到阳台上打得死去活来;第四家是国外回来的私人医生,红卫兵把他家所有唱片等洋玩意堆到花园里付之一炬。
渐渐地,黄梅莹已经长大成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母亲怕出事,把她送到了自己的姐姐那儿――姐姐嫁了根红苗正的丈夫。
1968年,初中毕业的黄梅莹下乡到崇明岛一个最靠近海边的农场里劳动。大家居住在草棚里,深夜海风呜咽,把她们的蚊帐都吹得四处晃荡。白天,黄梅莹挑河泥挑得肩膀发肿,甚至咳血。那段时间,黄梅莹一度精神恍惚。一天,她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居然忘了把信放到信封里去。而收到一个空信封的母亲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着急得不得了。
三个月之后,黄梅莹去农场总部开会,遇到一个当年少年宫一起演出的同学。这位同学在总部文艺宣传队里工作。在这位同学的帮助下,半年以后,黄梅莹调入了文艺宣传队。
两年以后,文化馆的徐老师专门告诉黄梅莹的母亲,总政文工团来上海招生,可以去试试。黄梅莹赶过去报了名,很快就通过了考试。
接下来是政审。黄梅莹在“出身”栏填的是职员,因为父亲是职员。尽管档案显示爷爷是资本家,但总政负责招生的王翠年老师故意忽略了这一细节,没有更进一步调查,坚持录取黄梅莹。当时许多人非常惊讶,像黄梅莹这样资本家的孙女怎么可能到北京参军去呢?
演艺经历
职业转变1970年,黄梅莹成为总政文工团一名学员。比起农场挑河泥除草根的生活,她觉得到了天堂。因此,黄梅莹对王翠年老师感激一辈子,视之为恩师。几年后,黄梅莹毕业后分到歌舞团,主要的工作是唱歌,报幕。
1974年,话剧团排练话剧《万水千山》,把黄梅莹调去演男主角的妹妹李凤莲。这部话剧一连演了三年三百多场。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把《万水千山》拍成电影,黄梅莹就被借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接着,八一厂导演王苹执导影片《我们都是八路军》,因为原先定的女主角因故来不了,王苹就让黄梅莹主演一位进步的上海女大学生。
拍完戏后,黄梅莹依然回到总政文工团歌舞团,但一切都陌生了,主要工作变成专职报幕了,黄梅莹感到非常迷茫。她觉得报幕不是能干一辈子的工作。期间北京电影制片厂想“借用”她去拍电影,但单位没有同意,理由是黄梅莹的报幕很出色,也很需要。黄梅莹更加觉得郁闷。
1977年,长影厂要拍影片《瞬间》,副导演李前宽专程从长春来到北京找到黄梅莹。但歌舞团的领导一口回绝:“不可能让黄梅莹去拍电影。”李前宽觉得黄梅莹是《瞬间》女主角最合适的人选,所以非要黄梅莹不可。于是两人一再去找歌舞团领导,希望能放行。领导说烦了:“你走了谁来报幕,你不是电影演员,我们没有义务放行。而如果真想拍电影,调到八一电影厂去。”
黄梅莹几乎绝望。但李前宽说,那就往八一厂调试试看。
但要调到八一厂谈何容易?他们一起找到了八一厂导演王苹。王苹导演当时正生病住院,李前宽想方设法带着黄梅莹混进了高干病房。黄梅莹对王苹谈了自己的想法。王苹说:“我会投赞成票,但我无权调人。如果总政领导刘白羽能够同意,那一切都好办了。”
一个普通的演员,能够让非亲非故的刘白羽来为她说话吗?但李前宽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勇气,他对黄梅莹说:“那我们就去找刘白羽。”
李前宽费尽周折打听到了刘白羽的居所,然后告诉黄梅莹怎么说话,刘白羽如果这么问如何回答,如果那样问又如何回答,黄梅莹一一记在心中。
刘白羽所在的军队大院有哨兵把守,一般人要去找一定是由传达室值班人员接通电话,刘白羽同意后再放行。李前宽深知这样遭到拒绝的可能性很大,于是想方设法骗过了值班人员,直接把黄梅莹带到了刘白羽的家门口,自己返回传达室等待消息。
黄梅莹忐忑不安地敲开了刘白羽的家门。刘白羽对黄梅莹还是有点印象,之前看到黄梅莹报幕,也看到黄梅莹参加接待外宾的演出。黄梅莹非常诚恳地一口气叙述了自己的想法:她已经爱上了电影,希望能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演电影。
慈祥的刘白羽静静地听完了黄梅莹的叙说,说:“我先了解一下情况。如果你不能调走,就好好地干你的报幕。”
苍天不负苦心人。一个月后,黄梅莹最终如愿调人八一电影制片厂。因为是本系统调动,手续倒不复杂。在跑调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李前宽住在一个简陋的招待所里,即使发高烧也依然在寒风里四处奔波。李前宽之于黄梅莹,非亲非故,不为私利,只为艺术,只为对一名新人的爱护,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多年以后,黄梅莹谈起此事,对李前宽依然充满了感激。
内部明星黄梅莹把行李放到八一厂的集体宿舍后,就随李前宽去了长影拍《瞬间》。该片反映的是林彪“五七一”工程和“九一三”事件内幕,黄梅莹在片中演一位工程师的女友。但因为《瞬间》题材的敏感性,公映了一周就“瞬间”停止公映了。但就是短短的一周放映期,很多观众依然记住了黄梅莹,他和男主角粱波罗还被誉为最有魅力的中国电影的银幕情侣之一。接下来,黄梅莹在影片《星星欲晓》中主演一位女医生。这位女医生因为年轻时感情受挫,一辈子没有结婚。但因内容太强调悲剧性而没有拍完。
这样的出师未捷的事依然不断地发生在黄梅莹身上。
记者问:“你当年费尽周折闯入电影界,没想到出师未捷,你后悔过吗?”黄梅莹说:“那时心里当然有些不舒服,影片出来了,总希望跟观众见面。但没有后悔,因为通过这些电影锻炼了自己。”这些影片只能在内部观摩,但行家对黄梅莹的演技赞不绝口,他们戏称黄梅莹曰“内部明星”。
198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人到中年》,要选女主角陆文婷。该片导演孙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阐述该片的选角过程:“挑选女主角陆文婷却是一波三折。开始,我们选择的是郑振瑶,她的演技无可挑剔,非常有表演功力,很适合陆文婷这种中年知识分子的角色。记得当时摄制组试完镜后,给在京的厂领导审查。厂领导看后表态,认为演员表演很到位,但是演员年龄超越了角色的年龄,观众在审美心理上会不太接受。摄制组撤回继续选演员,我当时是比较倾向于选黄梅莹,她有一种知识分子的脱俗气质,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演出。”
这“种种原因”是厂领导看了剧本后,善意地劝黄梅莹不要接,黄梅莹说:“领导出于爱护我,他们觉得拿不准,让我最好不要演,我想不去演也不一定是坏事,我觉得我去不一定能够演好。”
《人到中间》最终选择了潘虹,许多人感慨说:“黄梅莹时运不济。”
在随后的日子,黄梅莹先后在滕文骥执导的影片《都市里的村庄》中演一位女记者,又在谢晋执导的《秋瑾》中主演一位变卖家产支持秋瑾革命的进步青年。多年来,黄梅莹先后主演了《一往情深》《怪圈》《巍巍昆仑》(上下集)《龙云和蒋介石》《悲喜人生》《我想有个家》《都市打斗》等影片,表演都很到位,但最终与走红无缘。
万人空巷1980年代末,黄梅莹在福建外景地拍摄影片《都市打斗》,接到《渴望》剧组的电话,请她主演剧中的王亚茹。黄梅莹无法回到北京,就让北影厂一个朋友帮忙看了剧本。这个朋友告诉黄梅莹:“《渴望》写得挺好的,王亚茹这个角色挺好的,你就接吧。”
就这样,黄梅莹接了这个角色。“前十集的王亚茹性格不错,十集之后王亚茹的性格就变得刁钻、古怪,有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但还是挺正常的,因为她原来是个干部子弟,文化大革命又遭受了那么大的打击,怀孕后结婚不被批准,孩子生下来就丢了。我觉得《渴望》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锻炼,这么长的剧情。”
那段时间,《渴望》风靡全国,万人空巷,黄梅莹由此家喻户晓,她终于摘掉了“内部明星”的帽子。 接下来,黄梅莹先后在《儒商》《风雪夜归人》《红处方》《金粉世家》等多部电视剧有出色表演。历经28年的演艺生涯,黄梅莹终于迎来《孔雀》开屏。
自我突破几年前,《孔雀》编剧李樯和一位年轻导演来到黄梅莹家。导演告诉黄梅莹,影片的投资很小,给黄梅莹的片酬非常低,但无论如何请她出演《孔雀》中的母亲。黄梅莹为他们的真诚所感动,就答应了。但因其他角色迟迟得不到落实,影片一拖再拖后匆匆开机,但拍出的没有黄梅莹戏份的样片却让投资商不满意,撤回了原先的投资。
《孔雀》就这么搁浅了,但黄梅莹似乎早已习惯了,很快把此事抛在脑后。2003年的一,编剧李樯带着顾长卫来到黄梅莹家,因为顾长卫要执导处女作《孔雀》。顾长卫拍了几张《孔雀》的照片后,又让黄梅莹去试装,最后确定黄梅莹主演剧中母亲一角。黄梅莹之所以成为“原班人马”中唯一“幸存者”,是因为顾长卫从黄梅莹照片上看到了一个充满了沧桑感的母亲。
黄梅莹对这个母亲却多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我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相当那个女儿的年龄。我演的母亲和我当时的母亲也有相似的地方。虽然我的家庭不像影片里的家庭,但是也经历过那些苦难,u2018文革u2019时受到冲击,家里一度蛮困难的。母亲不得不省吃俭用,还做女红补贴家用。《孔雀》中母亲很艰难却依然对孩子充满了爱这些特点,都可以从我母亲身上找到。u2018文革u2019时那段经历让我对演好《孔雀》中的母亲充满信心。”
《孔雀》讲述生活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里的一个五口之家,一段时期内各人发生的故事。编剧李樯认为:“我觉得人与人生都具有强烈的u2018观赏性u2019。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某个人的喜讯与丑闻,落魄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我们彼此部像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被人们观赏。我们所有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一生中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孔雀这种鸟好像是动物园里最具观赏性的,人一点也不决于它们,好比《孔雀》剧本里的那三个孩子。”导演顾长卫最着意的是:“生如孔雀,尽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岁月再漫长,也总可以等到开屏的瞬间。这样的瞬间,便足以将生命照亮。”
但黄梅莹依然忐忑不安地进入剧组。她觉得这是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万一演砸了不就害了人家吗?为了学好安阳话,黄梅莹用了一个复读机学习。为了和剧中“肥胖而憔悴”的母亲形象相吻合,黄梅莹想方设法多吃,以便增肥,尽量少睡,以便让自己变得憔悴。
如何把握母亲这个角色呢?黄梅莹告诉记者:“母亲年轻时也很漂亮,也充满理想。但由于生活不尽如人意,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姐姐身上实际上有母亲青年时代的影子。为了演好这个形象,我抓住了几个片断。如她为了孩子的工作可以牺牲自己的自尊,她对傻儿子也是,一直那样关照,一直护着。为了儿子,可以去求工厂的女工来家里吃顿饭。后来,又带儿子去相亲,女儿结婚以后,给她缝被子,缝被子的时候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无奈,一种爱。”
可以说,《孔雀》的成功也是黄梅莹超越自我的成功,在该片中她突破了以前演惯了的知识女性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人看不出我生活中的影子,《孔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顾长卫要求我们的表演非常生活化,哪怕是一个最细微的要求都会给你指出来。跟顾长卫合作,让人觉得很放松。他话语虽然不多,在关键的时候提醒你几句,对我帮助很大。通过跟顾长卫的合作,我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黄梅莹如是说。
《孔雀》获得柏林银熊,后又取得极佳票房,这票房有黄梅莹影迷的一份功劳。
一位影迷说:“看到报道说《孔雀》没有一个明星,我一声冷笑。把黄梅莹当空气啊。黄梅莹在片中的表演了无痕迹。越来越觉得她像我姥姥,走路也像,别头发的动作也像。u2018妈妈u2019是片中一家人的主心骨,话不多却极有威严。饭碗一磕,鸡蛋一摔,全家人便噤若寒蝉。”另一位影迷说“决定看《孔雀》,是因为黄梅莹的名字。在明星光芒四射的年代里,一个艺术者的名字总是显得独立特行。……黄梅莹所扮演的母亲实实在在的让我看到了一种表演,很感谢她的名字吸引我看了这部非常好的电影。”
领奖感恩2005年11月,在三亚举行的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黄梅莹荣获最佳女配角奖。颁奖嘉宾郑振瑶宣读评委评语说:“《孔雀》中母亲的扮演者黄梅莹,在《孔雀》中的扮演准确传达出了特殊年代一个家族中母亲的压力、痛苦、期望,为影片增加了更多的生命感。”
一身军装的黄梅莹在领奖时表达了自己的感恩:“衷心感谢评委会,我自己没有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得金鸡奖,我真是太高兴了。谢谢编剧李樯为我们写了一个这么好的剧本,由于他的推荐,我才有机会饰演这个角色,谢谢顾长卫导演对我的信任,跟他合作使我受益匪浅,谢谢《孔雀》里所有的朋友们,我还要感谢著名导演李前宽先生,他在我事业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渡过了难关,还要谢谢培养我成长的父辈,感谢我的恩师王翠年老师,感谢所有的朋友们,感谢我的家人,我得了这个奖,终于有机会来回报他们。”
其实,这是黄梅莹多年来一直想说的话。黄梅莹告诉记者,她生命中有很多“贵人”,她要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对他们表示感谢。第一个是上海文化馆的徐老师,是他把总政文工团来上海招生的消息及时告诉她!第二个是总政的王翠年老师,如果不是她,她这个“资本家孙女”不可能进入总政当兵的;第三个是李前宽老师,“没有他的帮助,我这辈子不可能当电影演员,只能是报报幕啊,到年龄不合适的时候就改行转业了。”第四个是《孔雀》编剧李樯,因为“不是他的推荐,别人是不会找我演这样的妈妈角色的”;第五个是导演顾长卫,不仅要感谢其信任,在拍摄过程中对她的帮助也很大;最后一个要感谢的是部队,“当时记者间我:u2018别人都精心打扮得很别致,你为何就穿军装?u2019我说,是部队培养了我,如果我能得奖,我就要穿上军装,给部队争光。”
迟来荣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迟来的荣誉,因时运不济,命运无常,这样的荣誉整整推迟了20多年。尽管黄梅莹一直活跃在影视圈,但她一贯低调。这次金光闪耀让老影迷有了一种长舒一口气的感觉。金鸡百花双料影后,《秋瑾》女主角李秀明第一时间发短信给黄梅莹表示祝贺。看着黄梅莹发表受奖演说,许多老影迷不禁泪水涟涟,激动不已。其中以作家杜丽最具代表性。她回顾说:“周六晚上,正给一个小朋友过着生日。忽然,听到u2018黄梅莹u2019的名字。原来是金鸡百花颁奖礼。黄梅莹,最佳女配。她,八一厂的职工,自然穿了军装,军绿色制服上衣,海蓝色制服裙子,55岁,艳压群芳。见过那么多人,还没有一个把u2018推荐u2019和u2018信任u2019这两个平凡的词汇,用得这么深情、这么准确,这么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对我来说,看过了这一幕就已经可以换台了――看过了黄梅莹,这个金鸡百花之夜已经可以结束了。这是我听到过的最美丽的答奖词,它甚至改变了我对金鸡百花颁奖礼的一贯看法。在《孔雀》中,她最大限度u2018抓破u2019了自己,最大可能地u2018修改u2019了自己的面目,让自己成为了另一个人――那个在小城里绝望地修补着千疮百孔的家庭尊严的母亲。如果没有这个角色,这个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美人儿,也就在时间里老去。其实,是命运,不能忘记她。是命运,再次找到了她。而她为了这个角色彻底抓破了从前的自己――从灵魂到美貌对得起命运推荐u2019和u2018信任u2019。”
主要作品
电影 上映时间剧名扮演角色合作演员2008腊月雪李校长----2005孔雀妈妈----2004郑培民杨力求----1997不说过去朱沙沙----1996追踪李国安记者----1993都市打斗麦兰----1992我想有个家孟白----1991悲喜人生周妻----1989龙云和蒋介石顾映秋----1988巍巍昆仑胡宗南妻子----1986怪圈珍妮----1984一往情深杨芳菲----1983秋瑾徐寄尘----1982风雨下钟山吴雅芳----1982都市里的村庄肖怡----1981路漫漫胡湘玉金鑫1981星星欲晓(未上映)叶碧珍----1980苦恋(未上映)绿娘----1979瞬间贺延声----1978我们是八路军张其----1977万水千山李凤莲----电视 首播时间剧名扮演角色2012结婚的秘密----2012放开我的手徐秀琴2012玫瑰炒肉丝艾春天2012那样芬芳贾凤莲2012山楂树之恋静秋妈2011郑氏十七房郑戴氏2011返城年代何母2010还看今朝俞律之2010家在南三条舒珍2010金枝玉叶沈曼婷2009空巢云清2009南下南下普刑天母亲2009错爱3赵新环2009漂亮女人贺秀杰2009远山云清扬的母亲2008大瓷商陶夫人2008西部之恋舒丽华2008望族吕瑞兰2007乔省长和他的女儿们肖自珍2007你是苹果我是梨汤梨华2006香粉传奇李惠儿2006新结婚时代顾母(吕大夫)2006水与火的缠绵高德静2006幸福在哪里齐若谷母亲2005不谈爱情庄母2005早春二月陶母2005完美陶母2005唐山大地震市长妻2004德龄公主裕太太2004亲情树袁明2003你在微笑我却哭了彭学敏2003偶然邵母2002江山俞韵之2002拯救少年犯肖莉2002金粉世家冷太太2002打破沉默苏可1999生死同行赵莲芝19992000年我们结婚叶中秋1998千秋之约方校长1997风雪夜归人雅云1997红处方简方宁1994碧海情未了梁珊珊1993儒商冯茹1992大上海出租车之外滩情话兰陵1992情同初恋赵雅苏1990为了荣誉裴英梅1990渴望王亚茹1990纪委书记童桦1988红地毯林怡1988蓝太阳林萍1988阴影杨萍1987人生在世肖芳1987雪城徐淑芳1986硝烟散去后杨婷1986马本斋传奇淑芳1982水情水浠1981喜上眉梢方培人物关系
合作最多的男演员
金鑫 Xin Jin(演员)
合作作品(3):《天河》、 《雪城》、 《路漫漫》
合作两次以上的影人
郭晓冬 Xiaodong Guo(演员)
合作作品(2):《新结婚时代》、 《你是苹果我是梨》
唐国强 Tang Guoqiang(演员)
合作作品(2):《路漫漫》、 《龙云和蒋介石》
巫刚 Gang Wu(演员)
合作作品(2):《天河》、 《腊月雪》
寇振海 Zhenhai Kou(演员)
合作作品(2):《金枝玉叶》、 《金粉世家》
马晓晴 Ma Xiaoqing(演员)
合作作品(2):《一往情深》、 《我想有个家》
王馥荔 Fuli Wang(演员)
合作作品(2):《南下南下》、 《秋瑾》
赵有亮 Youliang Zhao(演员)
合作作品(2):《天河》、 《都市里的村庄》
吴健 Jian Wu(演员)
合作作品(2):《南下南下》、 《新结婚时代》
郑邦玉 Bangyu Zheng(演员)
合作作品(2):《你是苹果我是梨》、 《万水千山 上下集》
王凤奎 Fengkui Wang(导演/演员/副导演/助理导演/编剧)
合作作品(2):《瞬间》、 《我想有个家》
获奖记录
1991年:首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最佳女配角奖(《渴望》饰王亚茹)
2005年: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孔雀》饰妈妈)
2005年: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女配角孔雀 Peacock (2005)获奖
2006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第6届(2006) - 最佳女配角孔雀 Peacock (2005)提名
相关新闻
黄梅莹加盟《返城年代》
《返城年代》将于近日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时段,主创于近日举办了开播发布会。首次饰演知青的实力女演员朱杰,扮演率真勇敢的小妹何静之,用真挚的表演向知青致敬,而该剧著名编剧梁晓声更是给她打出满分的高度评价。
该剧由著名导演李文岐指导,著名作家梁晓声担任编剧,青年实力演员史光辉、朱杰、颜丹晨等倾情出演,黄梅莹、储智博、寇振海、王洛勇等戏骨级演员鼎力加盟,堪称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佳作,值得期待。尤其女主角何静之的扮演者朱杰,颠覆以往的小媳妇,乖乖女形象,饰演了一位敢作敢为的有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