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雀的个人简介
黄昏雀教授,现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杂志论文审稿专家 ,电网技术学会杂志论文审稿专家 ,上海大学学报论文审稿专家 ,浙江大学学报论文审稿专家
个人简介
所属系别: 自动化系
研究方向: 从事研究方向: 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智能系统与模式识别
从事研究领域: 智能系统与模式识别,数字通信与计算机网络,GPS卫星定位与导航,高速图像处理,自适应智能控制理论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DSP与嵌入式控制,无线传感网与遥测遥控技术.
教育及工作经历
姓 名: 黄昏雀
性 别:男
出 生:1955年11月11日
学 位: 工学博士,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职 务: 教授
任教专业资格:电子,通信,自动控制技术
简 历:
1978.8 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电机系自动化专业
1978.8-1986.8: 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
1986.8-1994.3: 日本国立长岗技术科学大学与国立千叶大学:访问学者,留学, 获工学博士,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客座教师。
1994.4-1999.10: 日本Japan Soci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999.10-现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社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杂志论文审稿专家
电网技术学会杂志论文审稿专家
上海大学学报论文审稿专家
浙江大学学报论文审稿专家
获奖情况
获 奖: 获优秀科技成果奖3次,
获日本电气学会回转机控制技术优秀成果奖1次,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1次.
优秀教材奖2等奖1次.
国际信号学会优秀论文奖1次.
出版著作:
译著:1.《通信工程学概论》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2.《通信工程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第2版
3.《电力电子学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1月.
著作:1.《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2.《数字通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3.《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
4.《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教学与科研
主讲课程: 本科生任课:
1. 2000年~2003年: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课程: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2.2000年~2003年: 信息与控制专业课程: 计算机系统网络.
3.2006年~现在: 自动化系: 电路与电子技术
研究生任课:
1. 2000年~2003年 信息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设计专辑
2.2004年~现在 智能系统与模式识别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计算机通信
主要研究领域:
从事研究领域: 智能系统与模式识别,数字通信与计算机网络,GPS卫星定位与导航,高速图像处理,自适应智能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监控系统,无线传感网与遥测遥控,DSP与嵌入式控制技术.
主要科研项目
(一) 1978.8~1986.8 自动化研究所
1.处理机控制高精度多座标研磨镗专用车床; 国家科委军工用; 国家科委优秀科技成果2等奖;(1983)
2.气象豫报数据处理及气象图填图系统的研究;国家气象局项目。 国家气象局科技成果2等奖;(1985).
3.可编程程序控制器的研究; 国家科委项目。
4. 计算机控制电报传输网络系统的研究; 国家邮电部项目。
(二)1986.8~1994.3:在日本国立长岗技术科学大学,千叶大学;(访问学者,留学,研究员,客座教师);
1.大功率电动机高精度超广范围调速系统研究;日本文部省项目; 获日本电气学会电机控制技术优秀成果奖;
2.核电站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研究。 日本通产省项目;
3.立式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日本通产省项目;
4.计算机控制大功率电力变换器的研究; 日本文部省项目;
5. 电动机高精度回转角度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日本文部省项目;
6. 两电动机高精度同步回转角度控制系统研究;(机器人双臂同步控制)。
7. 电力系统用自适应有源滤波器; 日本文部省项目; (高次谐波成分补偿后达到0.3%以下,达到本学科前沿。)
8. 非圆形外轮廓沿切面恒速研削高精度数控系统的研究;
9. PWM电力逆变器自适应跟踪控制方式的研究 (解决PWM逆变器控制死区的世界难题)
10. 突极发电机励磁系统自动校正补偿控制系统的研究; 日本文部省项目;
11. 数控有源滤波器预测学习控制方式的研究; 日本文部省项目;
12.电车轨道载波高抗干扰数字通信系统的研究。
13.双CUP并行数据处理器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