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经的个人简介
郭经又名郭载生,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出生于潮阳县贵屿都坑仔村一书香门第。郭经幼年聪慧,七岁能背唐诗上百首,16岁考中秀才。
人物简介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初,郭经获官费生,与萧公溥等9人东渡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回国,被授予法政科举人,并派任湖南省会同县知县。郭经上任之后,发展农业,振兴教育,惩治顽恶,一时县内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众安居乐业。当时,走私贩卖烟土之风猖獗,各地烟土贩子从西南各地走私鸦片至上海、苏州一带,会同县是必经之道。故当时当地官吏与鸦片烟贩同流合污是司空见惯之事,民谣有:“三年清知县,百万白花银”,会同知县在当时是个肥缺。
生平
郭经上任之后,与众不同,在县内强硬打击烟土贩卖,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会同县查获走私鸦片烟土102箱,一时轰动各地,湖南巡抚派人令郭经将鸦片上缴,并暗示留下一半自己处理。郭经拒不执行巡抚府指示,将百余箱鸦片于会同县城郊当众烧毁,一时浓烟冲天,民众拍手称快,事后,郭经令人将鸦片灰烬装箱上交,湖南巡抚气得暴跳如雷。不久,郭经被解除职务,罢官为民,他愤然回到潮阳坑仔村老家。回家之后,经常到农家走访,到茶间与老农谈天闲聊,为茶间撰联,当时,郭经为村里一曰“叟来客”茶间撰联: 客来叟来客 清心更心清。联文奇特,左念右叫都是同一句话,其意不变。不久,郭经被聘为六都高等小学堂总教习,六都高等小学堂在他的主持下,很快成为潮汕一所出色的学校,各乡村学习其经验,办学之风盛行。
逝世消息
民国初年,郭经出任汕头检察厅厅长,任内主持正义,依法惩治一批贪官污吏。不久袁世凯称帝,郭经坚决抵制,愤而辞职,又回到家乡,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民国七年(1918年)受聘出任潮阳东山中学校长(即今潮阳一中前身),他锐意革新,改进教务,培养了一批人才,以后又先后任汕头市英华中学、大中中学等学校高中国文教员多年。后任潮阳县文献委员会会长,从事文史研究和史料整理工作。1951年,在家乡坑仔村病逝,享年84岁。
清光绪三十年简介
1月28日易振声租赁济南观音院庙屋创办私立小学堂,是日开学。招收本地学生20人、外地学生10人,当年开设英文、体操课,次年又开地理、历史等课。
3月9日《济南报》创刊,两日一期。同年10月9日改为《新济南报》,仍为两日刊。
3月17日王伯安在济南南关后营坊兴办女学堂,是日开学。学生10余人,设识字、书法、修身、历史、算学等课,“学额费极廉,全恃捐款津贴”。后定名为“第一公立女学堂”。
4月德国人在济南南关所里街租赁民房,设立邮局。中国济南邮政局司事李齐(英国人)转告山东洋务局:中国邮政开办数年,德人不应侵越。山东巡抚周馥命农工商务局出面阻止德人设局。德人以“中国邮政寄信迟速不定”为由,不予撤销。
5月4日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以济南城外为胶济、津镇两铁路交接之区,地势扼要,商货转运便利,会同奏请“在济南城外自开口岸,以期中外咸受利益”,同时将胶济铁路沿线之潍县、周村一并开作商埠,作为济南分关,统归济南商埠案内办理。5月24日清政府允准。当年勘定商埠界址:“济南西关外胶济铁路迤南,东起十王殿(今馆驿街西口),西至北大槐树村,南沿长清大道,北以铁路为限,计东西不足五里,南北约可二里,共地四千余亩”。
7月8日《东方杂志》载,济南西关外五里沟新设通惠公司,专造外洋上品条肥皂、香皂等类,先用手造,俟用具运到时改用机器;济南商会公所仿官立学堂制度,在西关兴办商会第一小学堂,附设西文一科。
7月胶济铁路周村至济南段修筑完竣,青岛至济南全线通车。
8月6日《东方杂志》载,济南官报主笔李明坡于布政司大街设一阅报馆,各报俱备,任人往阅,不取分文。
农历七月济南商埠总局设立,负责管理济南商埠界址内工程建筑、房地产、工商行政、税务、治安等事务。在潍县、周村设立分局,兼理两地商埠事务。
农历八月济南西关药王庙处开办一所女学堂,学生数百人,聘美国人端德(女)为西文教习。
年底山东大学堂由城内泺源书院迁至西南圩子门外新址(今山东省实验中学一带)。翌年初,易名山东高等学堂,学堂管理总办改称监督,第一任监督由原管理总办陈恩焘继任。
本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与英国基督教浸礼会兴办“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下设广文学堂(驻潍县)、共合神道学堂(驻青州)和由青州、济南两个医院医学班合并成立的济南共合医道学堂(无固定地址,学生轮流在济南、青州、邹平、沂州等地实习)。
本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所办的青州郭罗培志书院博古堂迁至济南,在南圩子内辟建新址,扩充陈列内容,取名为“广智院”。
本年李熙与留日回国学生在济南创办明溥书局,翻译出版国外新书。
本年德国人经营的“小广寒”电影院在济南商埠(今经三路济南市卫生教育馆址)始建。此为济南最早的电影院。
本年清政府允准美国在济南设立领事馆。美国政府委济南教区牧师韩维廉任驻济代理领事。
本年德商在胶济铁路济南站东南侧开办石泰岩饭店。此为济南最早的西餐馆,并设有住宿房间,床位四五十张。
本年青岛树艺公司派员来济南开场种树,并在城东创设林业试验场,从事林业试验研究与改良工作。
本年杨和生、刁式孔在济南铜元局前街分别开设双合恒染布厂和四盛公染坊。
本年济南府衙设习艺所于南关,送济南府属各州县已定从军流徙“人犯”入所做工。
本年小清河轮船公司在济南设立,开辟济南至羊角沟航线。1906年8月1日公司正式注册。
清末民初潮籍学者:郭经
林则徐烧鸦片是全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清朝末年,潮籍学者郭经也因焚烧鸦片被誉为“林则徐第二”,以郭经的事迹而编演的话剧《柴头举人烧鸦片》清末民初在湖南曾盛行一时。郭经又名郭载生,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出生于潮阳县贵山都坑仔村一书香门第。郭经幼年聪慧,7岁能背唐诗上百首,16岁考中秀才。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初,郭经获官费生,与萧公溥等9人东渡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回国,被授予法政科举人,并派任湖南省会同县知县。郭经上任之后,发展农业,振兴教育,惩治顽恶,一时县内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众安居乐业。当时,走私贩卖烟土之风猖獗,各地烟土贩子从西南各地走私鸦片至上海、苏州一带,会同县是必经之道,故当时当地官吏与鸦片烟贩同流合污是司空见惯之事,民谣有:“三年清知县,百万白花银”,会同县知县在当时是个肥缺。可是郭经上任之后,与众不同,在县内坚决打击烟土贩卖。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会同县查获走私鸦片烟土102箱,一时轰动各地,湖南巡抚派人会郭经将鸦片上缴,并暗示可留下一半自己处理。郭经拒不执行巡抚府指示,将百余箱鸦片于会同县城郊当众烧毁,一时浓烟冲天,民众拍手称快,事后,郭经令人将鸦片灰烬装箱上交,湖南巡抚气得暴跳如雷。不久,郭经被解除职务,罢官为民,他愤然回到潮阳坑仔村老家。回家之后,经常到农家走访,到茶间与老农饮茶谈天,为茶间撰联,当时,村里有一曰“叟来客”茶间。郭经为其撰联:
客来叟来客清心更心清
联文奇特,左念右读都是同一句话,其意不变。不久,郭经被聘为六都高等小学堂总教习,六都高等小学堂在他的主持下,很快成为潮汕一所出色的学校,各乡村学习其经验,办学之风盛行。
民国初年,郭经出任汕头检察厅厅长,任内曾主持正义,依法惩治一批贪官污吏。不久袁世凯称帝,郭经坚决抵制,愤而辞职,又回到家乡,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民国七年(1918年)受聘出任潮阳东山中学校长(即今潮阳一中前身),他锐意革新,改进教务,培养了一批人才,以后又先后任汕头市英华中学、大中中学等学校高中国文教员多年。后任潮阳县文献委员会会长,从事文史研究和史料整理工作。1951年,在家乡坑仔村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