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先生的个人简介
耕云先生出生于一九二四年农历五月一日天津市。乳名「大有」。幼入私塾,学名「连元」字「仲三」十二岁读完四书及左传。一九四二年随军驻西康,依玛西其安上师习学白教密法,得灌顶为阿奢黎。一九四九年随军到台湾,一九八三年秋退休。是台湾著名的国学大师。基本内容
一、 生平简介耕云先生出生于一九二四年农历五月一日天津市。乳名「大有」。幼入私塾,学名「连元」字「仲三」十二岁读完四书及左传。
一九四二年随军驻西康,依玛西其安上师习学白教密法,得灌顶为阿奢黎。一九四九年随军到台湾,一九八三年秋退休。是台湾著名的国学大师。
先生感于国事,更名为「挽」,在台期间,深痛天涯沦落,海角飘零,乃锐志参禅,于一九七四年桃园龙潭军中「桶底脱落」,了毕大事。一九八二年应禅学会之请求,允为导师,为有缘「解粘去缚,抽钉拔楔」,迄二○○○年圆寂计十八年整,其间历次所说法要,名曰「安祥禅」,印有专辑,弘扬寰宇,颇获有缘信受奉行,无异佛陀在世。
先生之禅,一扫公案、葛藤,作风平实,法力则不可思议,聆闻开示者,每于言下证入金刚心体,恢复心的原态(本来面目),信乎「以心传心」之不诬也。
先生曾言:活在责任和义务里。
先生少言身世,谨集所闻片段,拾缀如上。
二、简略年谱
1924 01岁 农历五月一日出生于天津市,乳名大有,学名连元,字仲三。
1934 11岁 离家至武汉黄冈仓子埠正源中学读书(1934~1940)
1935 12岁 读完四书及左传。
1939 16岁 赴重庆。入伍。
1941 18岁 投身抗战行列。 师长召见告之『你还年轻,你去考军校吧!军校考取,你就在职受训』参加抗战。
1942 19岁 随军驻西康,依玛西其安阿奢黎上师学白教密法,得灌顶为阿奢黎。
1943 20岁 自述:“在重庆多次亲近虚老,他摩摩我的头,说好!好!我向虚老结缘皈依。”“我决心学禅,是与虚老对我的启发分不开的。”
1945 22岁 任职汉口市政府,旋从军。
1949 26岁 随国民政府来台湾
1957 34岁 著《爱的人生》,由台北市拔提书店出版。
1967 44岁 七月,始于海潮音月刊发表文章,后集为《观潮随笔》一书。
1972 49岁 耕云导师自述:“当时我还在军中服务,用功非常精进,功夫打成一片,行不知行,坐不知坐,食而不知其味,一日读袁焕仙诗:『底事痴求佛法僧,羡他北秀与南能,原本一片闲田地,过去过来问主翁。』受到激发,忽然,三际坐断,桶底脱落,从前佛言祖语上的疑点焕然冰释……。”
1974 51岁 在台湾桃园县龙潭乡军中,一日夜间为免同事及朋友干扰,遂紧闭门户关灯静思:“何谓真理?、何谓如来?”,不久即豁然领悟:“真理乃是原本如此!、如来者,如其本来!”,当下大放光明,时虽在夜间,犹如白昼。
耕云导师曾自称:“悟缘来自禅宗。”
1978 55岁 自军中退役,任澎湖国军英雄馆馆长。
1979 56岁 任宜兰国军英雄馆馆长。
1980 57岁 任台南国军英雄馆馆长,并随宜说法。
同年11月30日,在台南讲《心经提要》。
同年12月28日,在台北市讲《摩诃般若的要义与入门》。
1982 59岁 任桃园国军英雄馆馆长,并随宜说法。
同年 03月04日,在台南市讲《信心铭直解》(台南市开元路)。
同年12月25日,台南市禅学研究会成立,开示《禅、禅学与学禅》。
应台南禅学研究会之请求,允为导师,为有缘「解粘去缚,抽钉拔楔」。
1983 60岁 秋,退休。
作《谈心》(发表于台南禅学季刊三期)
12月18日,在台北市讲《迈向生命的圆满》。
1984 61岁 春节,在台北县中和市讲《保任此心绝不相赚》。
同年03月17日,在台北市十方丛林与卡普乐禅师对谈。
同年 04月08日,在台北市讲《中华禅风的演变》。
同年12月25日,在台南市松柏育乐中心讲《摩诃般若可以消除贪_痴》。
同年12月25日,在台南松柏育乐中心讲《参学正眼》。
1985 62岁 06月23日,在台北市讲《悟后起修》。
同年07月21日,在台北市讲《安祥之美》。
同年11月24日,在台北市讲《修心诀》。
1986 63岁 11月12日,在台北市太平洋联谊社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
1987 64岁 07月,在台北市禅X作者座谈会讲《成佛作祖的方法》。
1988 65岁 01月31日,在台南市育乐堂讲《禅的认知与修学》。
同年03月,为中华禅学季刊创刊(1-29期),作《证道歌浅释》。
同年05月22日,在台北市讲《人身难得 正法难遇》
同年07月30日,在台北师范大学讲《杜漏》。
同年10月30日,在台北师范大学讲《不二法门》。
1989 66岁 01月22日,在台北市淡江大学讲《牛的礼赞》。
10月22日,在台北市中华禅学会讲《安分守己》。
1990 67岁 02月17日,在台北市中华禅学会讲《无漏行──到达生命圆满的八正道》。
同年04月15日,在台北市中华禅学会讲《禅者的立德、立功、立言》〈禅刊作者座谈会)
1991 68岁 03月29日,在台北市大专青年活动中心讲《佛法在世间》。
同年04月24日-05月04日,第一次赴大陆说法(详见中华季刊十五期)
同年05月03日,在北京大学讲《安祥禅的知与行》。
同年05月12日,讲《安祥合唱团是光的天使》。
同年07月16日-07月25日,应邀第二次赴大陆说法(详见于中华季刊十五、十六期)
同年 07月17日,在北京广济寺讲《禅与安祥禅》。
同年07月18日,在北京中国佛学院讲《禅、祖师禅与安祥禅》〈广济寺禅学研讨会〉。
同年07月20日,在河北正定临济祖庭讲《临济禅与安祥禅》。
同年07月23日,在北京社会科学研究院讲《佛法与国运》。
同年07月24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禅学座谈会讲《禅的特质》。
1992 69岁 春节,在台北市中华禅会讲《安祥禅曲的美好与力量》
同年02月05日,在台北市中华禅学会讲《学禅的四个基础》。
同年08月30日,在台北市中华禅学会讲《信愿行证──修行成佛的四个指针》。
1993 70岁 04月04日,在台北市讲《幸福之道》。
1994 71岁 02月06日,在台北市中华禅学会讲《唱禅歌就是修行》(对安祥合唱团开示)。
同年10月30日,在南投讲《佛出世的本怀-安祥》。
1995 72岁 02月19日,在台北市社教馆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疑》。
2000 77岁 10月11日,凌晨〈1:43〉,圆寂于板桥市大庭新村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