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南熏的个人简介
漆南熏,男,生活在祖国灾难深重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早年留学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专攻经济理论,受教于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博士。
基本内容
漆南熏自幼是一个富有革命激情的热血青年,为了拯救祖国于危亡,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他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观点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国情,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他终于深刻领悟到一个真谛:祖国之贫弱并沦为殖民地和半封建国家,人民遭受苦难、欺凌的根本祸根,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及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军阀相互勾结、残酷统治、压迫人民所致。
这一科学的论证使漆南熏产生了一条坚定的革命信念:那就是只有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坚决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坚决打倒反动封建军阀,才能救中国、救人民。根据这一科学论证,他身体力行,于1925年轰轰烈烈的上海五卅反帝运动的革命烈火之中写成并出版了著名的经济巨著《帝国主义铁蹄下之中国》一书,以满腔热诚积极号召广大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反动军阀的反动政权,并宣传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此书出版后影响很大,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有不少人因此走上革命的道路,或转立于真理的旗帜下。解放后,三联书店在1954年又重新整理出版了该书。记得在1950年,统战部长徐冰同志曾说:“当时,我们这一代青年读南熏烈士的书参加革命的很多。”1927年漆南熏返川,继肖楚女之后任重庆《新蜀报》主笔,并在中法大学任教。
此时,漆南熏在党的领导下(当时刘伯承同志是他的联系人)继续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热情宣传革命。以他投枪似的笔触配合波涛澎湃的革命浪潮,几乎每天都要写一篇“社论”或“时评”,并写了几百本小册子抨击、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动军阀的罪行。正因为如此,父亲被反动派恨之入骨。
1927年3月31日重庆各民众团体为了抗议英美帝国主义炮轰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集会,并推选漆南熏为当天大会的执行总主席。反动军阀冲入会场,首先向主席台开枪,漆南熏被残酷杀害。就这样,漆南熏为祖国、为革命、为人民洒尽满腔热血,英勇壮烈牺牲,时年35岁。葬于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