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酒杯的名称有:羽觞、樽、觞、盅、斗、酌、白、觯、杯杓、觥等。羽觞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魏晋,名称逐渐通俗化为“耳杯”,其后逐渐消失。自羽觞问世以来,觞既是羽觞的省称,同时又成了所有酒杯的通称。故古人把行酒叫“行觞”,称酒政为“觞政”。羽觞一般都是漆器,也有陶器,是古代饮酒时用的耳杯。
上一篇:碧玉与翡翠的区别
下一篇:鹿柴古诗
相关文章
申时是几点钟
09月07日
棍
嫦娥打一动物
09月05日
垂髫和总角的区别
古代有内裤吗
09月03日
蝇子
最新文章
东瀛是什么地方
林丹球拍
础石
三分屏
贵妃梨
挂梯子什么意思
热门文章
健康产业项目有哪些
一夫当关的下一句
陈泳彤
兴隆塔
诺基亚8600,为什么诺基亚手机不支持电信?
j 20